前二月工業生產指數 年增1成
經濟部統計處公布,累計前兩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4.28,年增10.88%;製造業生產指數前兩月94.59,年增11.58%。統計處分析,主因受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服務等應用需求持續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穩健提升。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也公布2月產業景氣調查結果,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僅略減0.01點至97.94點,營建業雖再轉為上揚,亦僅略增0.48點至102.46點;服務業測驗點則一如先前預估進入淡季,因此持續呈現下滑,2月來到93.28點。台經院研判,製造業、營建業對景氣看法與上月相比,維持不變。
經濟部統計結果顯示,電子零組件業與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於前兩月皆有雙位數成長,傳統產業相較之下有些掙扎,基本金屬業、化學材料業及肥料業、汽車及其零組件業前兩月為負成長。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基本金屬受到海外低價競爭的影響,部分廠商產線排修或減產因應,回溫速度會比較慢一點,化學材料部分,因上游的半導體用化學材料表現不錯,回溫速度較基本金屬來得好一點。汽車及其零件除了去年基期較高以外,主因為進口車的競爭,以及政策造成某些零件的短缺,有部分廠商反映,某些零件在安全措施上需要重新檢查,耽擱成車生產時間,整體應會越變越好。
統計處預估,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102.99~106.99,年增幅10.5%~14.8%;第一季製造業生產指數97.39~98.72, 年增幅度11.2%~12.7%。
另外,批發、零售、餐飲三業前二月營業額分別年增8.8%、1.1%和4.1%,其中,零售業扣除CPI影響2.13%,年成長為負值,黃偉傑指出,原因包括出國人數與來台人數差異不斷增高,2月氣溫低、雨量高降低來客數,以及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案等。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