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明基醫 2023年5月合併營收2.46億元 年增-13.78%
日期: 2023 年 06 月 02日
上櫃公司:明基醫 (4116)
單位:仟元
日期: 2023 年 06 月 02日
上櫃公司:明基醫 (4116)
單位:仟元
由於11月就業報告與密西根大學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美國經濟仍具韌性與通膨也持續降溫,引發外界對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希望升高,激勵美股8日收紅,並帶動主要指數連續六周收漲。其中標普500指數收盤更成功站上4,600點,創下今年新高。
[FTNN新聞網]記者林兪彤/台北報導開源節流是不少人都懂的理財方式,其中投資股票更是許多人錢滾錢的方式之一。然而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去年底規模1...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Payoneer專注於跨境B2B支付,還在新創事業階段就前進亞洲市場,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市場的中小企業客戶或有斬獲,亞太區資深副總裁奈格修(Nagesh Deveta)表示,亞洲企業的出口市場以歐美為主,企業規模卻遠不如美國大型公司,因此經常會需要有不同的管道觸及國外買主,還有訂單背後的帳款跨境給付,很多都是銀行不肯服務的範圍,中小企業只能找可信任的民間金融服務公司。
包含英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 (CMA)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 (FTC)目前針對微軟向OpenAI進行130億美元的投資展開調查,藉此釐清是否涉及市場影響、壟斷情況。
香港首富李嘉誠紅粉知己、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日前透露,李嘉誠早在2年前已預言香港經濟「山雨欲來風滿樓」。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李嘉誠打7折賣房,過去引領香港風騷的香港本地財團,正快速邊緣化,香港財團和銀行股票跌跌不休,並感嘆「1997香港回歸,香港經濟奔馳,如今又重返97前,香港真的回不去了。」
數位轉型是今日企業不能逃避的功課,卻也是最令業主迷網的要務,特別是中小企業。經濟部產業發展署9日表示,政府已考量業者的難處,整合法人及技服業者共同協助,透過轉思維、伴輔導、給補助等方式,協助製造業者運用數位工具進行轉型。
[FTNN新聞網]記者林兪彤/台北報導台股本週下挫54.36點,跌幅0.31%,週線中止連五紅。據證交所公布籌碼動向,三大法人本週(12/04~12/08)合計賣超195.48億...
財經中心/李汶臻報導台股今(8)日在台積電的領軍下,整片紅通通、尾盤收漲105點,站上17383點;對此,分析師丁兆宇指出,雖然台股週線在連五紅之後止步,但本週表現「異常強勁」、類股健康輪動,多頭格局不變。此外,他認為下週AI類股,還仍處於所謂的「資金輪動」階段,操作上的話,會建議大家採取「逢黑買進」的方式。最後也透露,下週台股行情可關注「3指標」。
風靡全球的日本橘色炫風倒數再次來台!有「橘色惡魔」之稱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樂部闊別一年將再次抵台,停留高雄期間將下榻「全台最美飯店冠軍—高雄承億酒店」,除在高雄夢時代廣場的首場演出之外,「橘高校」將於11日早上9點於高雄承億酒店1樓戶外廣場舉行公開快閃表演,邀請高雄市民及全台民眾一同來感受橘色惡魔的青春活力及精彩演出!
【時報-台北電】2023年11月上市櫃營收哪些公司創下歷史最旺11月營收,且為盤面上人氣熱門競逐標的?「時報資訊」不斷電連續整理報導!截至8日累計1528家公司已公布營收成績單,共計226家創下歷史最旺11月營收,其中華泰(2329)、長榮航(2618)及亞力(1514)等個股,單月業績不但改寫歷史同期之最,且各擁題材,躍居盤面上人氣的熱門焦點,近10日上市最強人氣王為華泰(2329),累計成交97.38萬張;上櫃則為正德(2641),累計成交29.23萬張。 11月營收創同期新高個股,上市公司計有114檔、上櫃公司計有112檔,大多分布在生醫業、營建業及電機業等類股。在成交量方面,因業績題材受矚目躍居短線盤面上熱門股標的,依近10日成交量排序,上市公司前10大個股分別為華泰(2329)、長榮航(2618)、亞力(1514)、中興電(1513)、技嘉(2376)、華城(1519)、兆豐金(2886)、玉山金(2884)、永豐金(2890)及第一金(2892)。上櫃公司前10大個股分別為正德(2641)、健喬(4114)、榮剛(5009)、兆利(3548)、佳邦(6284)、擎邦(612
創創燒 3X3 (三對三)籃球賽9日進入決賽,認真盃和歡樂盃兩組明明白白較勁,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宣布,最終由新創團隊和創投共同組成的「謝謝爸爸」和「我說的都隊」奪下各組冠軍。
面對年底消費旺季,電商平台淘寶9日正式啟動「好價節」優惠專場,至12日均有官方直郵免費升級尊榮服務,且推出包括購買單件即享「官方立減」85折的懶人優惠,及每滿人民幣「滿200減30」的超殺好康,不論購買淘寶或天貓平台商品皆可合併計算,以最方便的方式給消費者最大折扣。
【時報-台北電】壽險11月遇匯率「亂流」,金控下銀行成獲利主心骨。11家金控公告11月自結獲利,合計單月稅後淨利67.29億元,較10月少賺近74億元、減幅逾52%,11家累計前11月合計稅後獲利逾2,15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9%。 富邦金、國泰金及開發金預計11日才會公告外,三家壽險子公司規模都極大,估計匯兌成本不低,14家金控11月稅後要賺百億元,恐怕都很吃力,必須有壽險子公司大賣股票才能達成;但去年因還有防疫險大賠,基期較低,估計前11月金控獲利應還是可成長19%左右。 11月已公告獲利11家金控中,兆豐金以23.48億元,暫列單月獲利王,其次是玉山金的22.74億元,第三是永豐金的18.11億元,主要都是銀行撐盤,且沒有壽險子公司;累計前11月獲利,則是以中信金的549.88億元,暫列第一,第二是兆豐金的311.74億元。 玉山金及華南金累計前11月稅後獲利都在本月站上200億元大關,玉山金有202.93億元,華南金則是201.34億元,即到11月至少有八家金控獲利逾20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 已公告獲利的11家金控,11月主要靠銀行及證券子公司獲利,旗下10家子銀行
高雄車站商圈因為長期施工,沒落的狀況相當明顯,9日《高雄駅一番街》開幕記者會上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希望將高雄車站打造成ACG動漫迷在南部的最大基地,吸引更多年輕人聚集,帶動商圈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