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新興晶片領域產生最多論文 美以出口管制打擊有難度
中美在科技領域持續角力,一份分析報告指出,中國目前在未來運算硬體基礎研究領域產出最多的研究成果。這項由位在美國華盛頓的喬治城大學新興技術觀察專案(Emerging Technology Observatory,ETO)進行的研究發現,如果這些研究能夠發展成商業應用,美國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難以透過出口管制來維持其在高效能微晶片設計和生產方面的競爭優勢。
集微網6日報導,這項於 3 日發表的研究發現,在2018年至2023年間,在全球發表的晶片設計和製造相關論文中,署名中國機構作者的論文數量是美國機構作者的兩倍以上。
不僅僅是數量上的領先,中國在高被引論文方面也表現出色。在所有年度被引用次數排名前10%的論文中,有50% 的論文作者來自中國機構,而美國機構的作者僅占22%,歐洲機構則占17%。喬治城大學ETO的首席分析師Zachary Arnold表示,儘管研究結果並不意味著中國目前在該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但「可以說,它向我們展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該研究分析主要針對新興晶片技術,而非經常是漸進式且具專有性質的商業進展。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處理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人工智慧晶片設計公司寒武紀的共同創辦人陳雲霽認為,該研究結果與他在中國的實際觀察相符。
他指出,中國的製造能力落後於其晶片設計,部分原因是美國的出口管制。自2022年10月起,美國商務部開始禁止向中國銷售某些先進晶片和製造設備。美國政府表示,此舉的部分原因是中國將人工智慧能力用於「監視、追蹤和監控其本國公民,並助長其軍事現代化」。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高通膨又低利率!錢變小了怎麼辦?3原則存退休金「越老越有錢」
財運有夠旺! 大樂透貳獎開不停 幸運兒「一注獨得」
魏哲家出手 台積電砸3.3兆豪賭震驚全球!路透爆「Taiwan First」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