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角力下 台灣的生存之道
川普(Donald Trump)於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展開其第二任美國總統任期,同時為美中關係乃至全球開創新局。外界預期,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將使世界局勢趨向更多的不確定性,台灣則將持續在G2競合關係中面臨新的挑戰,尋求行穩致遠的因應之道。
多年以來,美中針對經貿、科技、金融、外交和區域關係等各領域,展開全面性交鋒,台海議題無疑成為雙邊最大分歧之一。中方數度公開對美國喊話,強調台灣議題是中美關係中「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並要求美國政府應恪守一中原則和三個聯合公報,謹慎處理台灣相關問題。
2024年12月上旬,共軍大批機艦在台灣周邊及西太平洋出沒,一度盛傳擬進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此舉被解讀為中國大陸在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面前劃一條紅線。
回顧川普第一任任期期間,習近平曾在「習川會」上表達中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川普則承諾會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然而,美國國會2018年3月通過「台灣旅行法」,宣告重啟美台官員互訪。
美國眾議院並於2019年5月通過「2019年台灣保證法案」,內容包括美國對台軍售常態化、重啟台美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協議等,一系列動作引發中國大陸強烈反彈。
美中科技戰方面,台積電作為全球半導體領導企業備受關注,華為處理器「昇騰」(Ascend)910B此前遭爆採用台積電晶片,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相關人士隨即前往台灣,就進一步對中國大陸先進製程的管控展開討論。美國商務部和台積電擬共同制定一套嚴苛的審查制度,全面封鎖中國大陸先進製程產能。
面對川普的新政時代來臨,台灣也持續在美中博弈中求生。總統賴清德在社群平台X發文恭賀川普勝選的文當中表示,台美之間長期以來的夥伴關係,建立在共享的價值與利益之上,將繼續扮演區域穩定的基石,並且為雙方全體國人帶來更昌盛的經濟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