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在線》投資美國、台積繼續強大 供應鏈心情複雜

MoneyDJ新聞 2025-03-07 09:35:08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台積電(2330)繼在白宮宣布有意加碼千億元投資美國後,6日傍晚董事長魏哲家與總統賴清德召開記者會,親上火線、向外界回答關於該投資案的眾多疑慮。魏哲家強調,一切都是考量客戶需求,也不會影響在台投資,因為「需求太強、產能還是不夠!」,再次展現神山的強大氣魄。

對此,供應鏈心情可說是五味雜陳,台系業者私下透露,這看似關稅警報暫時解除,但對身處相對弱勢的供應商來說,接踵而來的挑戰恐怕才正要開始。

自台積電宣布千億美金投資案以來,市場討論聲浪不斷,部分人士認為此是台積電正走向世界的台積電,在美國市場站得更穩、展現自身無可取代性,反而三星、Intel會瑟瑟發抖。另一派質疑者則持質疑言論,擔心出現先進技術外流、先進製程移轉壓縮台灣投資等不利情形。

針對外界種種疑問,魏哲家昨日也一一釋疑,台積電到每個地方蓋生產線,都是為了客戶的需求,現在加大投資,主要是因為美國客戶需求量非常大。他並強調,目前的產線已經全滿、明年也滿了,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預訂了。在台灣,今年就要蓋11條生產線,往後幾年會有十幾條生產線繼續投資,就算加上美國投資,如果照公司預計,產能還是不夠。

供應鏈私下表示,川普上任以來,就把高額關稅當作協商手段,本來對台半導體加稅的箭靶就是台積電,目的是為了讓台積電加大對美投資,如今已達到目的,令人困擾的關稅警報可視為暫時解除,台灣相關供應商也可以稍微鬆一口氣,至少先不用煩惱加稅壓力。不過,更為棘手、規避不掉的是未來延伸出「成本」問題。

美國製造成本勢必比台灣高出一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就曾說,美國成本比台灣高出50%以上。業界認為,當然台積電無可取代的競爭力可有效消化這些成本,公司不只技術領先,Intel、三星等兩大競爭對手都看不到車尾燈,也都是客戶,更重要是公司擁有龐大、穩定、良率高的產能。

對客戶來說,IC設計廠商規劃新品時,除了技術考量外,最在意的就是產能穩定性、良率,才能讓新品準時上市。也因這樣的難以取代性,綜觀全球,只有台積電能提供這樣的先進製程服務,因此台積電可順利向客戶轉嫁成本,可預期未來將會持續漲價,以反映價值。

此外,台積電還具備強大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可以同步要求供應商降價、以表支持,在「對上漲價、對下砍價」之下,公司受到成本墊高衝擊相對有限。對比之下,規模小的台灣半導體供應商恐怕就會很辛苦,究竟要不要配合神山到美國布局?實在很兩難,怕錯過商機,但資金又不夠雄厚,這也是目前多數廠商檯面上以「評估中」作為回應的原因。

業界表示,就算是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投資初期,都碰得一鼻子灰,魏哲家甚至用「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來形容當時的心境。那其他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呢?除了銀彈不夠、也沒有像台積一樣的市場話語權,想要跟著台積電一起到美國投資,想必沒那麼容易。

也因此,自4年前台積電宣布美國廠投資案以來,多數廠商都是還是採取在台灣生產,但前往當地設置團隊或辦公室來就近服務客戶。其實僅僅是派駐人力,成本就會增加不少,更何況是架設生產線。種種原因下,目前業界認為,台廠要跟著到美國設廠、複製台灣半導體生態鏈、達到一條龍在地生產可行性不高。

業界人士推測,台積電在美國廠產出的晶圓,在封測部分,未來有可能會「in house」,這部份仍需等待兩座先進封裝廠到位,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或是找當地封測業者協力合作,公司早前即宣布與Amkor的合作協議。據悉,目前許多消費性產品,其實也不用到最高端的2.5D、3D封裝,覆晶封裝就可以支應,在當地擁有此技術的廠商不少,IDM廠同樣具備能力。

整體來看,台積電的千億美金投資,換到了四年的平安,公司在AI、先進製程的龐大優勢,也可以順利轉嫁成本,長期營運成長趨勢不變。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這個燙手山芋,儘管部分人士認為,有了這筆大禮包,台積電救援Intel的機率大幅降低,不過業界有消息指出,雙方密切見面溝通中,最快4~5月有可能會宣布新合作計畫。

其實,這從台積電新聞稿可看出一些端倪,公司點名的客戶有蘋果(Apple)、輝達(NVIDIA)、超微(AMD)、博通(Broadcom)和高通(Qualcomm)等美國領先的AI和科技創新公司,卻沒有看到Intel。市場認為,現在看到的恐怕只是川普新任期的「起手式」,後續或許還有關卡要過,相信以台積電的強大實力,可以一一化解。

 

延伸閱讀:

傳晶片法辦公室裁員數低於預期、美考慮追回撥款

郭智輝:台積赴外投資依法規處理;政府會全力支持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