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太燒錢 市場憂重演網路泡沫

儘管科技巨擘與投資人對於AI創新能否帶來豐厚回報抱持疑問,但他們依然在該領域投入大量資金。臉書母公司Meta與微軟在內的公司雖增加AI支出,但收入增長不成比例,導致這些企業股價承壓,甚至引發是否重演網路泡沫的擔憂。

生成式AI引爆美國史上規模數一數二的支出熱潮,企業與投資人投入數千億美元,寄望此新穎技術能夠翻轉全球經濟並帶來巨額利潤。問題是:所有這些投資何時能取得回報?能否得到回報?

OpenAI推出的ChatGPT應用程式吸引數億人註冊使用,但付費版用戶並不算多,各家企業仍在測試如何利用生成式AI提高產能。儘管如此,科技巨頭仍持續投入創紀錄的資金於AI領域,主要用於購買開發與營運AI模型所需的晶片,這使得輝達成為最大受益者。

Alphabet執行長皮查今年7月時表示:「AI投資不足的風險,遠高於投資過度風險。」

同樣的,創投資本家也押注數家AI新創公司未來身價可望翻漲,儘管目前多數AI企業仍處於虧損狀態。今年迄今,針對AI新創企業的創投投資規模已達641億美元,全年投資總額可望逼近2021年高點。今年流向AI領域的創投資金比重也改寫歷史新高。

這些投資支出顯現於:全美各地資料中心數量攀升。從2020年初迄今,微軟資料中心數量翻倍成長。谷歌同期資料中心數量暴增約80%。甲骨文公司高度關注此項業務,計畫新建100座資料中心。

大型科技公司大幅增加AI支出,但這並未顯現在營收成長速度上面,連帶消磨投資人耐心,而這正是這些公司股價下跌的原因之一。

根據創投公司紅杉資本估算,為了證明今年在資料中心與晶片的投資金額是合理的,AI企業最終必須創造6,000億美元營收。大部分企業並未披露AI營收,但推斷每年總收入最多僅數百億美元。

許多人擔心,這些科技公司是否過早投入大量資金,如同25年前的網路泡沫一樣。各大公司當時砸下鉅資建設光纖網路,對於網路使用量的估計過度樂觀。但後來事實證明:網路用量增速不如預期、變現仍需多年時間。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
第三代半導體 黃金陣容成形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