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儲蓄險恐絕跡?壽險業賣1商品才有獲利
小編今(10)日精選5件不可不知的國內外財經大事。儲蓄險將成壽險公司「雞肋保單」。保險局8日公布2026年接軌IFRS17的財報編製準則,未來最大的變化,就是壽險公司要多賣保障型商品,才有助獲利及保費認列,儲蓄險則頂多損益兩平,對獲利助益不大,可預期的是2026年後,壽險保費將「正常化」,恐無法再年年吸金近兆元。
【1】儲蓄險成雞肋 壽險2026財報大改款
2026年接軌IFRS17後,壽險公司的綜合損益表將變化最大,保險局表示,因保障型商品有較多CSM(保險合約服務邊際),會列在保險收入項下的「保險服務費用」,且分期攤銷進「保險收入」,等於保障型商品賣越多,損益表中「保險收入」會越高,有利壽險業獲利增加。
【2】廣達7月營收雙減沒在怕 法人曝1原因將逆襲
廣達受到筆電出貨動能回檔影響,7月營收868.91億元,月減3.6%、年減32.9%,暫居近四年同期低點。不過在眾所關注的AI伺服器/HPC業務部分,市場法人預估,廣達下半年接續有高階及中高階的輝達(NVIDIA)新品出貨,加上來自中東新專案利多消息不斷,持續看旺後市營運動能。
【3】12金控前七月獲利 年增逾2成
12家金控公告前七月獲利達1,684.6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394.81億元,年增率達20.78%,其中新光金新團隊上任滿1個月後,7月大賺55.51億元,新壽賺進44.37億元,創3年新高,前七月新光金虧損幅度縮小到只有6億元,極有機會「轉虧為盈」。
【4】英媒爆:大陸網路巨頭搶購值50億美元Nvidia晶片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報導,中國網路巨頭正爭相訂購半導體大廠輝達(NVIDIA)的晶片,這些晶片對建立生成式人工智慧(AI)系統至關重要,訂單價值達50億美元。
【5】碧桂園債務危機 恐超越恒大
大陸房地產龍頭碧桂園8日坦承付不出二筆合計2,25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引發市場恐慌。業界分析指出,碧桂園的開發項目數量是恒大集團的四倍,若碧桂園違約,事態恐將比恒大更嚴重。摩根大通9日表示,碧桂園違約風險正在上升,還可能因不公布中期業績而停牌。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勞退一定要自提6%?「人生不是只有退休生活」 專家:3條件不用考慮自提
租補2.0剛上路民團接百件申訴 爆房東出「這招」
存股族笑呵呵 12金釵獲利一次曝 老手看好「兩家轉骨金」:水餃價根本太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