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週邊》英業達:美中關稅影響「微乎其微」 今年營收拚小增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英業達(2356)今日(13日)舉行法說會,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570億元,年增近20%,毛利率突破6%、營益率2.2%,均改寫單季新高。法人關注美國與中國關稅角力影響,總經理蔡枝安表示,公司九成以上產品就由中國以外地區出貨,為零關稅,整體受美中關稅的影響微乎其微。對於營運展望則評估,全年營收仍有望較去年持平或小幅增長。

英業達法說會針對第一季財報進行說明。由於客戶在美國關稅豁免期拉貨,帶動單季合併營收以1,570.34億元寫下同期新高,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7.03億元,季減28.1%、年增56%,EPS為0.47元。

法人詢問美中針對關稅達成協議,是否對英業達帶來影響。蔡枝安說,在美中關稅還沒協議要調降以前,英業達九成以上產品都已豁免掉了,由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出貨,關稅為零關稅,所以影響本就微乎其微。他表示,美中達成協議,英業達暫時觀望,因為本次談判應是美中初步結果,後續還有90天時間會繼續談。

蔡枝安說,集團在大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墨西哥等都有生產基地,後續看美中關稅發展再應對,上個月通過美國投資設廠也是為了進一步因應關稅影響,希望多一個生產基地可以使用。

法人也詢問新台幣近期升值、人民幣走貶的影響,英業達財務長暨發言人游進寶說明,英業達收付貨款主要以美金為主,約達七成比例,應不至於受台幣升值影響;另有相當比例的生產銷售地區是人民幣計價,會受人民幣與美金的匯兌波動影響。

他指出,美中第二季談判有進展後,人民幣走勢應能朝向對英業達有利方向發展,所以第二季受人民幣匯率影響會較第一季降低很多,且公司也會採人民幣收付款來避險。英業達第一季認列4.9億元的匯兌損失,多為大陸銷售評價與兌換損益,匯損情況公司方面認為在可控範圍內。

考量關稅不確定因素,蔡枝安坦言會以相對保守態度看待下半年,但上半年占全年的比重較高約五成五,且客戶端如果下半年拉貨回穩,全年營收仍有機會較去年持平或小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