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十字走出白色巨塔 醫護勞權有解嗎?
11月19日,凱道上矗立起一座4公尺高的巨大黑色十字,這是由西醫、牙醫、中醫、藥師、護理師共同組成「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舉行「黑十字運動」的陣容之一,繼2005年420醫護大遊行後,醫事人員時隔20年再度集結,主要訴求就是抗爭日益崩壞的醫療環境,一首黑十字之歌訴說著在場千名醫護的心聲。
錢少事多花花班 使命感滿分也是白搭
台灣醫事人員大聯盟表示,台灣醫療資源缺乏並非因數量不足,而是因分布不均、勞動條件和就業環境不佳,他們提出4項訴求,包括政府立刻停止增加名額政策、提高醫療支出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例、與基層召開總量管制會議及將醫事人員總量管制入法。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以下簡稱護師工會)表示,當前勞動環境對醫護人員不夠友善。當國家需要護理師時,就說會給防疫津貼,但事實上有許多人沒領到,加上低薪、血汗等問題,也在疫後將護理人員的熱情燃燒殆盡。
Clean air大聯盟召集人彭華幹指出,每年有1.5萬名醫護人畢業,但投入職場的不到六成,是因為不想要再共體時艱,前3年疫情期間答應要給的加班費、獎金實現了多少!因為醫護人員得不到公平、正義才會出走。
對於醫護量能不足的情況,考選部表示將降低護理國考門檻,護師工會理事長陳玉鳳表示,現在有護理證照有32萬人,但實際從事護理工作的只有19萬人,其餘四成則轉職其他行業。她認為這樣的情況並非醫護不夠,而是醫療勞動環境太差,護理人員薪資低、尊嚴低、勞動條件低,導致護理人員不願意進入職場。
為何使命感再也留不住醫護?一名護理師表示,原因就在於不合理的薪資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很多護理人員常常一周被迫兩度修改班表,有人兩天白班、兩天小夜,隔天再上大夜,這樣的班表俗稱「花花班」,簡單來說就是短時間內值勤三種班別,最糟的是連著三天值勤三種班別,今天是白班,明天是小夜班,後天是大夜班。
「花花班」嚴重造成醫護生活作息紊亂,而薪資卻不高,南部甚至一個月只比基本工資多幾千,加一加頂多三萬,相較其他高考人員,待遇奇差無比。據數據統計,護理師平均執業壽命約6.5年,遠低於日本的15年與美國的20年。2022年護理人員的離職率、空缺率更雙創10年新高。
此外,由於不同班別工作量各有差異,護理界多年來不斷呼籲衛福部,依白班、小夜班、大夜班訂定三班護病比,並有效解決第一線醫護遭遇「花花班」的問題。護病比指的是平均每位護理人員照顧病人的數量,衛福部自104年將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正式項目,採用全日平均護病比,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表示,「三班護病比」明年上路,預估3年內補8千人,以每人人事成本70萬到100萬計算,相關支出需56億到80億元,衛福部第一階段會先提高夜班人員薪資,所需40億元由健保基金240億元支應。惟目前醫界、護理團體、工會尚未達成共識,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都還需進行內部討論。蔡淑鳳說,待搜集醫界意見後,將再評估是否召開會議,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定案。
醫護出走、關床率提高 下一波離職大潮又要來了?
崩壞的醫療環境逼走醫護,第一線的醫療人力缺口成為不容忽視的議題。
事實上,從2022年年底開始,國內就陸續爆發護理人員離職潮。據中華民國全國護理師公會統計,今年1至5月已有1,726名醫護離職,護理師人數從18萬7,519人,下降到18萬5,901人。衛福部公布相關數據,「未來十年護產人力供需評估研究」指出,2024年的護理人力缺口估計在1.5萬至2.4萬人之間。
醫療前線人力不斷流失,意味著在線護理人員的壓力指數再上一層,此外,為符合法規,醫院也不得不選擇「關床」,關床率與急診等待時間持續向上攀升,病患權益遭受重擊,其中染疫後出現併發症的脆弱族群影響最大,超額死亡問題恐難解。
護師工會援引各國研究指出,2014年歐洲研究顯示,當護理師每多照顧一名患者,患者出院後30天內的死亡率增加7%;2015年韓國研究表明,患者入院30天內的死亡率增加5%,而當護理師人數增加10%,則患者死亡率下降9%,護師工會則強調「高護病比=高死亡率」的因果關係。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今年護理人員離職的重災區集中北部,負荷量較高的醫學中心最受衝擊,三班制、壓力大的場域影響最為明顯。在這波關床潮當中,北部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都關了1成以上病床,包括台北馬偕、振興、新光都關50至100床以上,輔大醫院至今仍找不滿護理人員,病床開不成,急重症病患在急診室苦等至少48小時情況仍未見緩解。
面對高壓、低薪的護理職場,陳玉鳳預期,年後還將出現下一批醫護離職潮,她表示,許多護理師還在硬撐,等時間到了領完年終獎金,今年上半年的醫護大出走潮恐怕會再度重新上演。
醫護補助不能分白天黑夜 沒有誰比較不辛苦
為留住人力,行政院會在9月28日通過「台灣護理人力供需分析與政策整備」方案,以提升護理人員待遇,包括醫院全日平均護病比改三班護病比填報、完成三班護病比標準訂定、增加護理師國考次數及應試科目題數改為50題、建立跨部會護理教考用協力整合平台、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護理友善職場典範獎勵、公職護理師比例調升、智慧科技減輕護理負荷、護理新手臨床教師制度、教育部投資護理人力培育與逐步全面推動住院整合照護計畫等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畫包括,預估所需經費每年約180億元。
其中為補足夜班人力,在小夜班補助費用部分,規劃地區醫院為每班400元、區域醫院500元、醫學中心600元,至於大夜班的護理人員,地區醫院每班600元、區域醫院800元、醫學中心1,000元。
夜班護理人員有補助,那白天班的護理人員呢?陳玉鳳認為,夜班獎勵根本是短暫的政策買票,獎勵只有給夜班護理人員,白班也一樣辛苦,為何津貼就沒有白班?資深護理師也說,護理是個團隊,不能分割為夜班、白班,既然要加薪,應該通通都要加薪,不能夠只看局部,否則不只新人留不住,資深的人力也留不住;如果只提供夜班津貼,可能導致新的離職潮,以後白天沒有護理師照顧病人。
護理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周繡玲提出兩項訴求,一是由政府編列預算,優先補助醫院護理人員薪資,每人每月1萬元,直接撥入個人帳戶鼓勵留任,為期至少2年,另一是希望新進護理人員年薪至少達70萬元(不含夜班費)。
政府、民營醫院上演加薪搶人大戰
行政院補助引起討論之際,私立醫院早已率先調薪搶留人。新光醫院自今年11月起實施輪值三班護理人員全面加薪1,680元,新進人員薪資調升為每月4萬3,680元,並配合各項獎勵措施,包括每半年發放留任獎金、單位績效獎金、特殊單位津貼、到職第1個月核發簽約獎金7萬元、提供4年免費住宿等福利措施等;長庚醫院今年8月已針對新進護理人員調整底薪,且每年有固定調薪機制。
亞東醫院除去年完成全院調薪外,今年9月起依照護病人屬性按病房別加薪,金額最高可達1,500元,並研擬白天班津貼,預計與行政院規劃的夜班獎勵同步發放,明年更將提高病房護理師留任獎金;振興醫院今年6月已幫三班護理人員加薪3,000元,明年還會針對全院人員調薪10%;台安醫院正研議全院人員加薪方案,預計明年實施;國泰醫院、台北馬偕醫院等也都在研議相關方案中。
面臨私立醫院為護理師加薪的搶人動作,衛福部醫福會11月6日宣布,明年起,非公職護理師也將跟進公務人員調薪4%方案,平均每人加1,500~2,500元,由各醫院作業基金支應,預估新增1億4 ,400萬元支出。據統計,全台部立醫院共有8,000名護理師,其中具公務員身分的護理師僅26%,其餘74%為非公職。
包括總統蔡英文與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在陸續進行政策宣示,明年透過特別預算挹注健保200億元,希望後年起每年至少200億的穩定財源來挹注健保和提升醫事人員待遇,特別要照顧那些最基層、最辛苦的醫事人員。
不過,衛福部長薛瑞元也坦言,短期而言,部立醫院跟著加薪,護理人員不會跑掉,只是「保本」的做法,在三班護病比上路後,缺護理人員的醫院必須從現有的人員挖角,只要醫院沒有加薪,人力就會流失,沒了護理師,醫院就只能「減床」,沒有開床,就會影響營收,恐怕連醫師也會跑掉。
年薪不到70萬 拿什麼吸引下一代年輕人
即然加薪只能「保本」,那有沒有「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呢?本報社論《解決護理人員低薪血汗 要從問題的根本著手》曾指出,台灣醫院的住院部門低薪血汗,是長久以來的結構性問題。全民健保在28年前開辦時,醫界迎來一片榮景,整體而言,因為保險人口大增,醫院天天擠滿病人;住院部門每天約有十萬人次,每年三千多萬人次病人。
根據相關公協會的資料,健保開辦的前幾年,醫院獲利率高達十幾趴,因此,對於過去公、勞保時代,支付標準中過低的病房費/護理費,並不在意,這個長期結構性的問題,在「總額預算」制度下,愈來愈嚴重。
如今,醫院的本業如果還能獲利,大部分是靠藥價差,但也頂多「茅山道士」(毛利3~4%),大部分醫院都是靠停車場與美食街來彌補本業的虧損,醫院整體營運不賺錢,而其中的住院部門虧損更嚴重。試想,一個長期虧損的部門,員工薪水會高嗎?因此,過去20年來護理人員低薪血汗其來有自,根據護理師公會的調查,護理人員平均年薪不到70萬,這個數字凸顯出問題比政府認知的更嚴重,必須從解決長期結構性問題著手。當然不是政府一次性拿出200億就可以解決。
一個年薪不到70萬元的工作,拿什麼條件吸引下一代的年輕人?這個結構性的問題,政府必須正視,當然也不是選前喊出200億加薪,就可以解決,何況這張支票,還不知何時能兌現!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陸製仿冒品媲美真貨!日媒曝手法大躍進:日企損失慘重
《今日財經懶人包》AI催落去 台股兩萬點有譜;看準智慧機復甦 外資有默契;矽光子大餅香 產業龍頭搶食;美擴大禁令 1月來台說明;RCEP難進 工商界3建言救台商
30萬LV夾克「撞衫」300元校服! 家長狂炫富:我家有7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