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進軍電動車擴大版圖,參與SES增資案布局次世代車用鋰電池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參與SES(Solid Energy Systems)鋰金屬高能量密度電池公司PIPE增資案,透過核心技術以及資金股權的合作,發展次世代電池,此投資亦符合集團佈局電動車關鍵技術策略。 鴻海指出,藉由雙方合作,鴻海將與SES在次世代電池合作,共同開發高能量密度之車用電池。鴻海將有機會與一線車廠同步推出長里程數之電動車。而目前和SES簽訂共同開發協議的車廠,包括通用、本田、現代、BMW、上汽等。
至於SES成立於2012年,主要營運據點在波士頓,由MIT獨立出來的企業;SES於美國時間13日宣布,已與艾芬豪資本收購公司(IVAN)達成最終合併協議,合併後公司將以SES名義營運、並在紐約證交所上市,成為全球首家擁有高能量密度的鋰金屬技術、具顯著成本效益和大規模生產能力的混合鋰金屬電池上市公司。
SES指出,此次交易獲得多家戰略投資者及全球汽車製造商支持,包括已參與A-Sample汽車鋰金屬電池聯合開發的美國通用汽車(GM)、韓國起亞及現代汽車,鴻海、韓國樂金科技創投(LG Technology Ventures)、吉利控股集團、上汽集團等也都參與PIPE增資案。
SES預估,合併後公司股權價值約36億美元(包含3億美元的或有對價),若艾芬豪公眾股東沒有贖回,將募集高達4.76億美元資金,其中2億美元來自投資者以每股10美元參與PIPE增資案,為未來發展及2025年產品商品化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