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挑戰 工研院助廠商危機變轉機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引發全球震盪,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工研院將協助廠商提升生產效率,並拓展全球市場,找到利基市場,將危機變成產業轉型的轉機。
劉文雄表示,回看歷史也發生過關稅大戰,當震盪期越短、痛苦期就越短,在美國對等關稅政策之下,「每個人都想把陣痛縮短」,找到美國與其他國家都能同意的貿易政策。他表示,關稅只是手段,美國最大目的想要重整世界貿易秩序,如何找到平衡點會是關鍵。
劉文雄指出,工研院一定配合政策,協助產度過難關與轉型,也如同總統賴清德所言,「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
工研院在日本、東南亞、歐洲都有據點,與國外市場鏈結,廠商要透過技術提升效率,不要只在紅海市場打轉,要找到自己的利基點,讓危機變轉機,產業可以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歐洲等國家地區並未跟進對台灣祭出關稅措施,台灣廠商是否擴展歐洲等其他市場也是產業界可以思考的方向。
針對近來美國新的關稅措施挑戰,工研院表示,作為國家級技術研發機構,將從三策略全力支持產業發展,包括第一,工研院將發揮關鍵技術開發者的角色,發掘利基市場、鏈結技術移轉,加速產業升級與轉型等;第二,在全球布局上,必須加速建立「立足臺灣、佈局全球」的全方位策略,工研院將擔任橋梁,積極促成臺灣企業與美國等國夥伴的合作,掌握國際市場契機。第三,面對高關稅所帶來的挑戰,現正是產業轉型關鍵期,應拋開傳統紅海競爭思維,積極尋求創新與「藍海」機會。
像是「H型鋼構雷射銲接技術」,是工研院與台灣光罩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技術,透過AI控制雷射能量,不僅突破傳統銲接瓶頸,將產能提升五倍、碳排放降低80%,更已通過國家CNS標準並導入量產,也榮獲2025愛迪生獎,這正是我們技術力轉化為產業競爭力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