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台股血崩 公股銀策略停看聽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陰霾籠罩全球金融市場,台股歷經清明連假休市後,7日開盤即崩跌,寫下史上單日最大跌點紀錄。公股銀行主管指出,這周財務操作股票部位會採停、看、聽策略,不會貿然進出場。
公股銀操作股票部位,多以中長期投資、高股息為主。公股銀主管表示,在市場震盪加劇下,會審慎評估,待美、台股止跌訊號出現後,隨市場波動適時逢低布局,但由於台股因基本面不錯,現在反映川普關稅利空衝擊重挫,未來要看川普葫蘆裡還賣什麼藥,零關稅固然不可能,也許會有折衷方案,隨各國陸續協商、談判或祭出強硬措施,也可能因為市場波動超乎想像,讓川普主動調整關稅措施。
公股銀主管認為,台股7日交易量不大,預期整周都將震盪劇烈,隨金管會禁空令實施,決戰點就在這周。未來各國陸續檢視產業受到的影響,美國消費者並不樂見物價抬升,川普也不會希望美國企業獲利被壓縮,至少明年美國期中選舉前,應會有相對應的折衷方案。
至於4月獲利是否因而受影響,公股銀主管強調,公股銀持股部位以交易目的較少,大部分是放在OCI(其他綜合損益)部位,不會直接影響損益,但會造成淨值波動,這部分因另持有債券,隨著債券利率下跌、評價上漲,對淨值的影響應該也不會太大。
未來觀察重點有三,公股銀說明,首先是川普政策是否有髮夾彎的可能性,若美國經濟真的陷入衰退、股市跌勢不止、核心選民財產受損時,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因政經壓力而做出調整,需靜觀其變各國是否採取報復性措施,以及川普接下來的動作。
其次是對等關稅後,是否還會有更多關稅,例如對半導體、醫療產品等商品加徵關稅,這些措施又會在何時實施、後續政策如何變化,存在不確定性。
其三是對等關稅後續影響,各國政府的因應態度、未來能否可以通過談判降低、談判又會在何時開始,公股銀認為,長期來看,川普希望通過加徵關稅來促進製造業回流,並想以關稅的收入來彌補減稅帶來的財政赤字,若其堅持實現這些目標,可能意味著關稅將不是暫時性,而是具有一定持續性。(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呂欣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