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要管ETF超額配息亂象,一文看懂「收益平準金」爭議?
金管會今年來頻頻收到對於高股息 ETF 陳情案件,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透露,主要爭議點有二,一是 ETF 周轉率偏高,二是收益平準金配息。當前法規對此並沒有明確的規範,證期局擬從平準金使用原則、何時啟動、啟動方式、資訊揭露等訂出規範,目前證交所與投信公會仍在研議,尚未定案。
台灣人偏好配息,標榜月配、季配的投資商品容易吸引投資人,投信業者為了要維持高配息率,就想出平準金配息的機制,讓配息看起來較高。目前ETF有配息共146檔,其中有 23 檔有「收益平準金」機制,其中絕大部分是高股息 ETF。
「收益平準金」概念類似「股本溢價」,譬如說ETF最初淨值(基本面額)為 10 元,當有「股息收益」或「資本利得」時,淨值增加至 11 元,後面投資人就用淨值 11 元認購,多出來的 1 元就是「收益平準金」。
此機制並非台灣特有,最初是用在債券 ETF,若 ETF 採無面額發行,就不會有平準金,用平準金配息類似「現金減資」的概念。目前 ETF 主要配息來源有四,分別是
股息收益、
資本收益、
本金、及
收益平準金。
最初 ETF 使用「收益平準金」配息,是為了避免前面受益人的股息,被後面進來的受益人稀釋,由於「收益平準金」隨著規模(分母)增加,在股息收益(分子)不變的情況下,收益平準金(分子)加入配息後,可以穩定配息率。當「收益平準金」佔配息比例較高時,通常發生在預告股利後,大批投資人湧進申購 ETF。
有時股息少時,業者用收益平準金來維持高配息,即拿後面投資人的本金配息,反而造成「後面進來的較倒霉」。
這件事並非不可能,判斷是否「超額配息」的標準,只要看 ETF 配息率是否超過所追蹤指數的(含息)報酬指數減去(不含息)價格指數的差距,兩者指數的報酬率差距即為成分股期間累積的息值。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表示,目前法規並沒有對收益平準金有明確的規範,金管會今年來接到許多投資人申訴後,認為有加強宣導、教育訓練、資訊揭露,以及訂出一致性的參考原則的必要。目前證交所與投信公正在訂定參考範例,並讓投資人了解「收益平準金配息」代表什麼意義。
至於周轉率高爭議,高晶萍說,因為高股息 ETF 投資策略是追蹤指數,因為要符合指數成分股,剔除不符合個股,導致周轉率很高,換股的證交稅、手續費等成本又從淨值扣,影響投資人的權益。
證期局在今年 6 月已要求證交所在審查指數時,將成分股變動率納入審核考量,對於成分股變動偏高的指數,要有降低變動的機制;另外也請投信業者在網站上揭露ETF換股的資訊,讓投資人知道成分股更動狀況,充分揭露資訊。
核稿編輯:湯皓茹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00878首度揭露該ETF配息來源,97%來自免稅財產交易所得而非股利
【ETF市場】0050人均持股金額是0056的將近兩倍!
【2023年7月】台灣下市高風險ETF清單與今年以來績效
高股息ETF配息公告:富邦00900殖利率達5.56%,國泰00878為4.14%
【ETF博覽會】AI股閃崩拖累高息ETF?國泰看好長線趨勢,曝止跌時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