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健品降關稅?洪子仁:正面看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新制,台灣面臨高達32%關稅,據悉政府擬降低醫療保健品降關稅換取談判空間,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降低關稅若能兼顧病人福祉與藥品品質,是一個可以正面看待的方向,但也要同時審慎評估長期對本土產業、進口依賴與監管品質的潛在風險,避免短期利益造成長期失衡。

洪子仁表示,若政府考慮在其他貿易壓力下,調降醫療與保健品的進口關稅,從病患照護與醫療體系穩定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相對正面的作法。

第一,保障用藥可近性與可負擔性:許多特殊藥品與高品質保健品仰賴進口,若能適度降低關稅,將有助於醫療院所維持穩定供應,也減少病患的經濟負擔。

第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對於慢性病患、罕見疾病患者、高齡族群等,穩定取得適合的藥品與保健品,有助於治療效果與生活品質。

第三,顯示政府對民生醫療的重視:在整體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仍願意針對醫療與健康領域給予保護與支持,對民眾來說是一種正面的訊號。

他認為,實際執行時也要兼顧國內藥品供應商的合理競爭環境與整體財政考量,但以病人利益為出發點,是值得肯定的方向。

不過,洪子仁也認為,降低醫療保健品也在潛在風險與挑戰:

一、對本土產業的衝擊:若大量進口產品因關稅下降而價格更具優勢,可能會排擠國內製藥或保健品廠商的市場空間,造成產業長期發展受限。

二、依賴進口的風險加劇:台灣本來就高度仰賴進口原料與藥品,若政策導向鼓勵更多進口,反而可能降低自有供應鏈的韌性,一旦國際供應中斷(如疫情、地緣政治),影響更大。

三、產品品質與監管挑戰:保健品市場本就較難監管,若因關稅降低導致更多不同來源產品湧入市場,可能會增加品質參差不齊的風險,考驗政府的審核與查驗能力。

四、財政考量:關稅收入也是國家財政的一部分,若全面下調相關稅率,也需審慎評估是否會對其他公共資源(例如健保支出)造成壓力。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大陸靠它突破5奈米?起底深圳神祕半導體公司 業界曝3隱憂
台積電、聯電ADR穩盤別接刀?謝金河揭原因 牽動294兆資金:1群人準備跑了
台股大演愚人節特別節目!主力拉高出貨中?「法人驚曝3大向上拐點」4月2日竟只是煙霧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