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沒現金怎麼辦?新莊嬤死守2千萬房產 月領2萬年金生活「被勞保勞退綁架」....3招理財脫困

編按:無論你認為你的財務狀況多麼複雜,你一定處在這四大分類當中,分別是:牢籠迴圈族、坐吃山空族、亡命天涯族或是輸在起跑點。從損益表的收入扣去支出,我們得到了盈餘,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扣去負債,我們得到了淨值。

而盈餘、淨值為正值、負值、或零,則可以用四個象限來表達,這一至四象限分別是(+,+ )、(-,+ )(-,-)(+,-)。接著我們便可以來探索,四個象限的財務現況,如何啟動實現人生財富的優先行動策略。

  1. 趁年輕買房、老了至少還有房子,不用擔心晚年生活,真的是這樣嗎?

  2. 退休前終於還完房貸,手頭沒剩多少現金,只靠勞保勞退月領2萬,如何安度晚年?

  3. 不想老後坐吃山空,退休後該投資什麼,既安穩每月又有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文 / Will 黃士豪 】

第二象限(盈餘-,淨值+):坐吃山空族

這個類別的情況我稱為坐吃山空族,常見於失業中,正在尋求下一份工作的人,或某些中年危機、公司減薪,甚至開始放無薪假,導致入不敷出、吃老本的人。也可能是退休後空有退休金,好不容易還清房貸的人。

這類型的人必須要馬上止血,找到工作或是利用資產變現的形式,先養活自己!至少先存下一年開銷,在開支打平+10%儲蓄的情況下去探索熱情!

在這個象限的好處,就是至少手邊還有一點錢。但即便如此,也不夠讓他們無憂無慮地終老。

常聽到一個概念—趁年輕買個房、把繳房貸當成儲蓄,老了的時候至少還有房子,至少晚年生活就不用擔心。真的是這樣嗎?

廣告

事實上,這只是減少退休之後的「居住成本」而已。除了房貸、房租外,一樣要操煩其他生活開銷、生活品質,甚至晚年的照護。

也因此,終其一生為了買房,而沒有太多積蓄,也沒有什麼餘裕進行其他資產配置的人,到了退休後,最有可能的生活狀態就是:一邊擔心健康、一方面斤斤計較生活支出。由於只剩儲蓄跟勞保、勞退可以用,一不小心超支,就要擔心坐吃山空。

簡單生活並沒有錯,只是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退休,似乎都希望能到處走走、有時間學習新事物等,而不是只能哪裡不用錢、哪裡有補助,就往哪裡去。

因為終於還清房貸,於是每天的焦慮就變成「到底是錢先花完還是人先走」:錢先花完,怕晚年沒保障;人走了,錢還在,心有不甘。這樣的焦慮程度相較於面對房貸,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而對於發生在壯年時期的被迫轉職、無薪假,或是降薪工作、吃老本生活等情況,其實倒也不用太焦慮。因為從職涯發展角度來看,反而還大有可為。

無論是壯年吃老本,還是退休坐吃山空,都同樣適用於以下的脫困策略!

避免退休坐吃山空 脫困3策略

策略 ① 資產活化的思維

策略 ② 反退休的財富因子跑道

策略 ③ 收支平衡為王

▲示意圖/Getty
▲示意圖/Getty (pocketlight via Getty Images)

落在這個類別的退休族群通常都有房產,或是投資型保單、儲蓄險等資產,總和也都大於負債。但因為長年以來的觀念,導致注意力只放在現金上面;因此忽略了其他資產其實可以拿來運用,創造更多收益。

而活化主要來自兩個方式:一、資產變現、二、抵押槓桿。

資產變現就是直接出售低回報的資產(例如定存、沒有綁定什麼重要主險的儲蓄險,不知道到底在幹麼的投資型保單等)。

而抵押槓桿則是用現有資產去進行抵押,從銀行拿錢出來(要符合槓桿原則),直接把現金拿回來,放到可以帶來相對穩健現金流的標的上,如債券、殖利率高的好公司、金融股 ETF、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等,或是一些能月發甚至季發配息的基金,增加每個月的收入。目標是能打平本來開銷、以及槓桿延伸的每月支出。

如果是用房產抵押,千萬不要想著「好不容易還完房貸,怎麼又要貸款」!請永遠回到錢的根本:房子、錢都是拿來讓你活得更好,你不需要死守一間「沒有貸款」的房子、看著帳上慢慢坐吃山空,或是謹守勞保勞退每月的金額,讓自己綁手綁腳。那樣就像是一輩子只為房子而活,到最後再讓勞保勞退來決定自己怎麼活。

如果是用房子抵押貸款,也請盡可能延長寬限期,讓自己能在比較沒有壓力的情況之下,爭取更多時間執行「脫困三策略」的策略 2、策略 3。

當阿嬤的阿娟姐,年屆退休、孩子也都各自有工作了。記得第一次見面聽到她這樣說時,我還說:恭喜啊!要開始享福了!她卻開始向我傾訴她的不安。

她大概40歲的時候在新莊買了房子,用了20多年時間拉拔孩子長大,也努力清償房貸。現在房貸還完了,房價也漲了,兩個孩子也都各自有出路了,照理說應該要開心迎接退休生活,但她卻滿是擔憂。

她說退休後,她只剩勞保、勞退,每個月收入大概 2萬元。兩個孩子雖然大了,但是收入不高。說到這裡,她還自責在孩子成長過程沒有多陪他們、督促他們讀書。

她自己單親帶兩位孩子長大,第二個孩子三十好幾已經離婚了,所以自己又要幫忙帶孫子。擔心孩子壓力大,所以只要自己過得去,就會拿老本倒貼帶孫子的各種開銷。

隨著年紀增長,以前長期勞力工作的後遺症也多了,不能久站、走遠,腰也容易痛,很擔心自己之後會變成孩子的負擔,更擔心走了之後,兩個孩子會為她留下的房子反目成仇。

當下除了感謝阿娟姐願意向我透露這麼多的同時,也感嘆她的所有擔憂,都是因為擔心下一代,而不是希望自己能過多瀟灑的退休生活。這就是母親的偉大,我想起了自己的媽媽,也感到一陣鼻酸。

後來我開始問阿娟姐年輕的時候,或是還沒結婚前,有沒有喜歡做的事、想完成的夢想。

她說她很喜歡研究餐廳裡的菜色,以前要存很久的錢,才能去好一點的餐廳吃飯,每次去都會研究每一道菜、細細品嚐,生怕一下就把菜吃光。正因為如此,那些吃得特別慢的時光,也成了最棒的回憶。

她曾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廚師,做出很棒的菜來讓人感到幸福。只是後來結婚了、有了孩子,需要維持生計,而當廚師要上課、考證照,自己沒有那個時間跟預算,就一路努力賺錢養家到現在。

後來我建議阿娟姐去考丙級廚師證照吧!先去看看要上什麼課、有沒有補助、什麼時候考試等。

不要害怕賣房子!退休投資2利器 打造每月源源不絕的7萬生活費

另外,阿娟姐的資產組合有:解約可領回約 80 萬元左右的投資型保單,以及價值約 2,000 萬的房子、近 120 萬元的現金活存。

最好的情況就是,阿娟姐能用她的廚師熱情,創造出足夠的生活開銷,而極端的建議則是重新評估租房成本。

阿娟姐的住房需求行情價大概 3 萬元左右,生活開銷每月大約4 萬是相對夠用的,也就是一年 84 萬的基本開銷。用 4%殖利率回推,只要有 2,050 萬的防守型投資組合,就能滿足持續的生活品質與保險開銷。

也就是說,最極端的資產處置方式就是,阿娟姐可賣掉房產,拿回 2,000 萬現金、加上本來的 120 萬元現金、80萬元可贖回的保單價值,共有 2,200 萬元。扣除 84 萬元的緊急備用金,再扣除 26 萬的熱情投入費用(用於學習、體驗的相關費用),剩餘的 2,090 萬直接投入像是債券,或是穩健現金股息派發的標的,在生存受到保障之餘,自己也有一段時間能發展熱情與收入。

阿娟姐最初不太能接受把房子賣掉的想法,但是後來想到身後的繼承問題等,也開始慢慢接受。不過阿娟姐後來還沒處置房子,就在六個月後考到丙級廚師證照,也開始在一些機構兼職,幫忙準備午餐了。

因為她也需要照顧孫子,所以每天早上送孫子到幼兒園後,才到單位去工作,下午又能準時下班去接孫子。收入差不多能打平開銷,勞保勞退的 2 萬元就當儲蓄,也應付不時之需。

重點是,阿娟姐本來的焦慮不見了,就算工作不是很有保障,但她起碼還有房子可以進行活化。甚至因為喜歡下廚,也考慮再往乙級證照精進。

她一年後再來找我時,是帶著她自己做的麻油雞。當時我吃得很開心,阿娟姐也說這不是她最拿手的菜,是因為聽到我喜歡吃才做。她說真的很謝謝我及我的團隊。我也很謝謝她,讓我知道分享財務思維是多麼有價值的事業。

作者簡介_Will 黃士豪

曾帶領公司,足跡遍及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上海、美國、澳洲,超過10萬學員,並在台灣完成超過萬人以上授課、千人以上個人財務、生涯與成長諮詢。現在更創立財務教育科技公司,與世界頂尖大學、非營利組織、政府部門、聯合國等合作,開發出AI輔助的財務學習App,實現「財務學習是基本權利」到世界各地。

【現任】

‧新加坡 金融教育科技新創 GoodWhale 共同創辦人暨CEO

‧三實而立 人文紀實紀錄片主持人

‧RFP 美國註冊財務策劃師

☆本圖文摘自三采文化《這輩子賺多少才夠?:【行動清單×10張表格】逆轉勝!成為自己的富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