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屋信心墜「悲觀區間」創55月新低 房市專家曝「3大趨勢」:單一自住為王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去年9月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被視為最重「打炒房」措施,央行總裁楊金龍直言,「給那些投資客跟投機客一個教訓。」而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發布最新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與台灣房屋集團合作調查的「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2025年3月的調查結果為99.56點,較上月的100.28下降0.72點,購屋信心不僅落入低於100的悲觀區間,且指標創下近55個月新低紀錄。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自從去年9月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消費者信心就呈現下滑趨勢,雖然年初因年終獎金進帳、軍公教加薪、房貸水位稍降,使1、2月的指數微幅反彈,然而3月先有台積電宣布將增加赴美投資,引發國人對台積電在台布局的疑慮;接著又傳出部分行庫放貸內控趨嚴,央行又強調將持續進行專案金檢,去槓桿化的態度仍積極,在訊息面的多方干擾下,房市觀望心態更趨濃烈,導致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寫下近55個月的低點。
周鶴鳴指出,在大環境仍處於緊縮格局下,當前房市不僅貸款成數低,融資成本也較過往明顯提高,根據央行公布的資料,現今不動產放款的平均利率幾乎都超過2.5%,買家不但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每月繳款金額也因利率提高而加壓,若收入沒有顯著成長,民眾的購屋意願恐怕還會在低檔徘徊一陣子,而總體經濟市場也受美國總統川普的施政牽動,不確定性較高,因此2025年房市可說是鴨子划水,銷路推進緩慢,價格也將盤整。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由於官方嚴控資金流量,所以房市「有錢當老大」的態勢將更鮮明,市場也浮現三大趨勢。首先是「單一自住為王」,受新青安政策保障,單一自住買盤貸款條件相對好,進軍房市的意願較高;其次是「大型建商獨霸」,因銀行收緊土建融放款,唯有財力雄厚的業者能屹立不搖;第三是「農工商店崛起」,政府管制著重住宅市場,對農地、工廠、商辦、店面等非住宅產品影響較小,因此農工商店四類產品也可望持續吸引資金停泊。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台積電設廠效應!預售屋交易「這區」暴增30倍 專家:謹慎評估入場時機
「案海戰術」爆推1.3萬戶!寶佳奪2024推案王 「這建商」靠北市1案衝推案總銷第5名
不只高鐵來了!傳台積電進駐屏東設供應鏈專區 專家:國境之南變這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