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美光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要求政府加大補貼提升本土晶片生產
英特爾(Intel)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自去年初上任後,陸續宣布各項投資、建廠計畫。日前基辛格接受美國電視媒體採訪時不僅要求國會必須對「提升美國晶片生產量」立即付諸行動,同時他也將半導體比做石油,強調晶片產業在未來幾十年的國際關係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基辛格與美光執行長桑傑·梅赫羅特拉(Sanjay Mehrotra)在美國時間週三出席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的聽證會,希望政府加大對半導體產業的補貼,提供520億美元協助半導體製造業在美國本土的發展。
自俄羅斯向烏克蘭開戰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飆漲。基辛格表示在過去五年以來,石油儲量逐漸成為影響地緣政治的重要因素,而隨著數位轉型加速,未來許多產品都將搭載晶片,這也將使全球市場對晶片的需求及依賴日益增加。基辛格預測晶片短缺可能也受到烏俄戰爭的影響,而將持續短缺至2024年。
目前80%的晶片生產地區聚集在亞洲,尤其是在韓國、台灣這兩個在國際中相對較不穩定的地區,而美國生產的晶片僅佔全球市場的12%,就算加上歐洲也僅佔20%。英特爾在三月初拜登國情咨文之後宣布,在美國政府的支持下,英特爾在美國本土的建廠投資計畫將從200億美元增加至1000億美元,另外也宣布將在歐洲地區投資890億美元,計畫以十年的時間打造在地的晶片供應鏈。
烏俄戰爭開打後,市場擔心中國與台灣的不穩定關係恐將形成晶片產業的隱憂,因此希望能將晶片生產的重心分散到更多地區。從英特爾之前宣布在美國、歐洲的投資計畫中可見,包括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德國、愛爾蘭都將是擴廠或建廠的地區,雖然成入的成本難以在短時間內回收而成為投資者的擔憂之一,但仍是基辛格堅持進行的投資項目。
資料來源:CNBC、Fox Business、Reuters
責任編輯:侯品如
更多報導
英特爾擴大版圖!斥資逾330億歐元投資歐盟半導體
製造頂級晶片越來越貴、建廠成本遠超百億美元,摩爾定律真的終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