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料中國很快降準,加碼刺激政策淡化關稅衝擊
【財訊快報/陳孟朔】花旗銀行分析師發表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對美國報復性關稅的成本或可控,對通膨的影響也可能是溫和的。中國全國人大期間規劃的政策料將加快落實,降準應該很快會公布,財政政策落地步伐可能會加快。報告指出,中國加碼政策支持以抵消關稅衝擊的確定性可能更高,關鍵在時機和規模,重點在於擴大內需,最早可從4月政治局會議中看到訊號。
展望未來,花旗認為,以牙還牙情境下,美國還可能在對中國最惠國待遇、港口停靠費等方面下手,但在禁止性關稅之外的任何措施,都不會帶來實質性增量衝擊。只不過對等報復不利於雙方談判,或潛在的第二階段協議。
花旗集團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余向榮指出,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對整體通膨的影響有限。有鑑於食品在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籃子中的權重約為30%,一些農產品(如大豆)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然而,全球關稅爭端不利於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這些因素可能會相互抵消,因此對通膨的影響有限。
此外,儘管美國是大豆等農產品和油氣等能源產品的重要供應國,但中國一直在提高國內生產能力,也可能向其他供應商尋求多元化。花旗特別指出,中國目前從美國的採購,實際上也可能是實現第一階段協議的努力的一部分。「至於集成電路、半導體製造設備、飛機等高端製造業產品,與美國的出口管制相比,中國的進口關稅可能根本不足為慮,輝達的H20晶片料很快被禁售中國。」
報告提到,中國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對等反制,要比此前兩輪反制更具實質性、速度也更快,目前尚不明確的是人民幣匯率將如何調整。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風暴,中國一改先前克制應對姿態,於清明節假期首日禮尚往來地對全範圍美國產品加徵34%關稅,並推出對部分稀土出口管制等一系列組合拳。
美國總統川普在台北時間週一晚間透過自家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發文,指如果中國不在4月8日之前撤銷所加的34%關稅,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徵收50%的額外關稅。此外,所有與中國要求會晤的談判都將終止。
對此,中國商務部週二一早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商務部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東時間4月7日,美方威脅進一步對中國加徵50%關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美方對中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毫無根據,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中方已經採取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完全是正當之舉。美方威脅升級對華關稅,是錯上加錯,再次暴露美方的訛詐本質,」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