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等關稅引轉單?光通訊台廠 受惠恐有限
美國計畫對中國大陸實施「對等關稅」措施,市場預期,將帶動光通訊產業出現轉單效應。然而,市場法人分析,此波轉單對台廠的實質受惠程度,恐相對有限。
美對中實施對等關稅,法人以兩情境分析影響性,一是中國大陸光通訊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被壓縮,非中系業者如美國與台灣廠商有望承接部分市占。不過,由於台廠在光收發模組領域,並無具代表性的品牌,實際受惠仍將以代工或原物料供應為主。
儘管部分光通訊品牌有望將訂單轉向台系供應鏈,但考量美系品牌廠多偏好歐美供應商,整體轉單量對台廠的挹注相對有限。
法人分析,最大受惠者可能反而為具組裝代工實力的東南亞廠商,如Fabrinet(泰國),其本身承接眾多歐美光通訊品牌組裝需求。
第二情境是中國大陸光通訊品牌未減少市占率,僅將產地由中國大陸轉移至東南亞地區,以規避關稅影響。
目前已觀察到中際旭創、新易盛等陸企,正加速將出口美國的產能遷移至東南亞。
在此一情境下,中系廠商仍掌握主導權,且在必要零組件外,中系廠商目前已偏好以台廠供應鏈取代歐美供應商,但台廠整體受益程度仍有限。
法人指出,這是因為台灣廠商在光收發模組品牌及組裝市場的占有率較低,且美系品牌廠更偏好歐美供應商,這使得台灣廠商在組裝及品牌市場的受益空間受限。
整體而言,儘管轉單效應成為近期光通訊產業的熱議焦點,但法人提醒,台廠若無法在品牌或關鍵模組領域建立優勢,短期內受惠幅度恐有限,業者應審慎評估實際轉單規模與可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