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廣華及巧新與客戶協商共同分擔等因應方式以降低影響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新政策席捲全球,廣華-KY(1338)及巧新(1563)今天指出,已與客戶協商加徵關稅共同分擔、調整產品報價及轉移產能配置至關稅較低之地區佈局等因應方式,以降低美國關稅影響。廣華中國營收占比12%,墨西哥廠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出貨到美國營收約15-20%,整體營運影響有限。廣華2024年日系車企占營收46%,中系車企提升至28%,比亞迪成為公司第三大客戶、長城為第四大;歐美車系佔25%,其他約1%。
面對美國政府新關稅政策對全球供應鏈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廣華分析,自川普第一屆任期發起的貿易戰以來,中國大陸生產後銷往美國的營收占比逐年減少,2024年營收比重已降至約12%,且由於集團美國據點倉庫已有積累一定庫存,加上關稅實施當下也已有數個貨櫃的產品在途而可豁免關稅,整體來看影響程度有限。
廣華指出,已與客戶積極協商加徵之關稅共同分擔、調整產品報價、以及轉移產能配置至關稅較低之地區佈局(如廣華墨西哥廠)、增設區域新倉儲據點等相關措施,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動化生產比例及原材料應用的降本增效,以降低人工及原材料成本並提高產品競爭力,盼能減輕外部政策變動的衝擊。目前墨西哥廠出貨到美國營收約15至20%。
觀察美國政府亦針對墨西哥、加拿大就非美國生產之進口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實施25%的關稅,又根據美墨加協定(USMCA),符合原產地規則的零部件暫時免徵關稅,但需滿足「美國成分認證」要求。像是若零部件75%的價值在北美生產,則僅對非北美部分徵稅。
廣華進一步表示,旗下墨西哥廠目前絕大多數產品製造完成後,交付給品牌車廠於墨西哥當地的車廠完成組裝再銷往美國,剩餘少部分直接出貨至美國客戶者,根據與客戶約定的交易條件,亦不需負擔出廠後之運費及關稅等衍生費用。
此外,由於是北美當地採購原物料並在地完成所有製造,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中原產地規則的零部件可獲暫時免徵關稅之條件,對廣華整體營運影響相當有限。且換個角度來說,墨西哥廠的關稅豁免,或許可成為新一輪全球關稅衝擊下部分客戶的新選擇,廣華於墨西哥當地耕耘多年,目前營運開始穩定獲利,去年也為即將滿載的產能購置新土地,今年開始動工興建廠房,將可為客戶提供有效降低關稅所帶來衝擊的可能性。
巧新則指出,已有許多品牌車廠表示受到波及,包括Mercedes-Benz正考慮從美國撤出入門級汽車,法拉利、保時捷、奧迪等也將考慮提高在美國地區的售價,以抵銷關稅帶來的影響。巧新將持續關注客戶需求與動向,與客戶溝通擬定因應方式以降低美國關稅的影響。
廣華自結3月合併營收為4.52億元,月增16.53%,年成長19.41%;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12.94億元,年增11.8%,連續3個月單月營收較去年呈現正成長。巧新自結3月合併營收達6.83億元,月成長7.06%,連續3個月營收逐月成長,年成長4.57%;累計第一季營收達19.1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85%。
廣華指出,3月營收受惠本田新能源車P7與S7車型的新車款訂單明顯放量,加上其餘日系及自主品牌等車廠需求保持穩健,特別在新車款如P7及S7上,其針對包括發光主副駕及中控飾板氛圍燈等關鍵汽車內飾件的高規格要求,挹注第一季整體營收。
巧新表示,3月營收成長主要為日本豐通、保時捷、寶馬等豪華汽車品牌車廠的客製化輪圈訂單穩健拉貨,加上新品客製化輪圈開發完成,其模具收入的認列也為3月業績增添助力。
巧新看好全球高端汽車市場對客製化與低碳輪圈的需求將持續升溫,巧新計畫提升產線良率,並擴大再生鋁材料的應用範圍。此外,也將進軍半導體與航太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推動整體業務多元化發展,目標3年內將非乘用車鋁圈的營收貢獻從15%提升至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