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工業革命 成經濟成長新動能

在全球氣候變遷衝擊愈發加劇的背景下,「綠色工業革命」已悄然拉開序幕。根據《Net Zero Tracker》2024年度報告,全球已有148個國家宣示淨零目標,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87%,GDP占全球總量的93%,人口則占全球的88%。淨零轉型不僅是全球共同應對氣候危機的措施,更成為繼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全球再度擁有強烈共識的共同方向,同時也為各國未來經濟提供新成長動能。

事實上,「淨零」一詞早在2015年由聯合國提倡,其目的在於落實《巴黎協議》的具體氣候目標。該協議將工業革命前的溫度水平作為基準,致力於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控制在2℃以內,同時力求控制在1.5℃之上限,以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根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年均溫再度創新高,這凸顯了目前各國企業及政府在淨零轉型上的努力仍需加大力度,才能迎接當前氣候困境。台灣方面,2025年國發會發布的《臺灣總體減碳行動計畫》中表示,政府將持續加碼預算支持,推行綠色及轉型金融方案,透過多項激勵措施促進民間投資,目標在2030年達成5兆元綠色籌融資金額的規模,綠色商機令人期待。

同時,國際間的不確定性因素如經貿衝突、地緣政治、景氣循環等,也使市場行情震盪加劇。氣候風險與風險控管成為市場焦點議題,企業在淨零轉型方面的布局更具意義。透過淨零轉型,企業不僅能從宏觀角度降低外部衝擊,同時也能夠提升長期競爭優勢。企業可根據自身業務特性進行優化調整,在達成減碳目標的同時,享有提升獲利動能與降低外部風險的雙重效益。

淨零轉型已不僅僅是環保議題,它還是企業經營策略的核心優化方向。各國政府、企業及民間投資的全面參與,將加速綠色工業革命的進程,為全球經濟帶來新動能,並以實質行動減緩氣候危機的影響,進而實現綠色經濟的同時,也讓參與其中的企業收穫名利雙收的成果。

近年來指數化投資成為台灣投資市場主流,ETF基金更是投資人的首選工具。在淨零轉型趨勢下,台灣指數公司攜手S&P Dow Jones Indices推出「S&P TIP台灣淨零轉型ESG 50指數」,聚焦本地企業的氣候轉型潛力,並對接國際淨零趨勢。

這個指數是以S&P臺灣中大型股指數為採樣母體,並納入多項氣候轉型風險衡量指標將母體的相關指標進行優化,期許為投資人提供穩健的長期收益機會,助力參與全球綠色金融浪潮,淨零轉型指數將持續推動台灣市場向永續目標邁進,成為經濟與環境雙贏的重要動力。(記者陳欣文採訪整理)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