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44校淪陷!北市金露華植株感染棉絮粉蝨 吸入恐過敏

【時報-台北電】棉絮粉蝨大舉入侵!北市議員汪志冰接獲民眾陳情,有棉絮粉蝨寄生於路邊的金露華植株,飛揚的粉塵造成皮膚搔癢,經調閱資料發現,棉絮粉蝨已遍布北市各行政區,108間中小學校內種植金露華,有4成遭感染,教育局表示,將請學校於開學前適度修剪,並視情況投藥防治病蟲害。 棉絮粉蝨為2013年台大昆蟲系所通報的新興害蟲,好發期為5至7月,分泌的蜜露可致使植株衰弱、枯死,而其粉塵蠟質隨風飄散,觸碰到皮膚恐令人感到不適,吸入鼻腔更可能造成過敏。 汪志冰說,根據市府統計,全市目前共有77萬5401株金露華植株,其中1萬0796株感染棉絮粉蝨,12個行政區都有感染植株,此外,目前有108間中小學校園內種植金露華,其中44間遭感染,占比高達4成,甚至有10間學校的金露華全部感染,以內湖高中944株居冠。 汪志冰批評,市府放任植物病蟲害擴大,罔顧市民及學生健康,要求教育局應責成各校在不影響學生健康的前提下,使用農委會防檢局公告的緊急防治藥劑,若仍沒有明顯改善,應考慮移除金露華等易受感染的植物。 教育局表示,目前未接獲有學生因棉絮粉蝨粉塵產生過敏現象,將請學校於開學前適度修剪校內金露華,並視情況投藥防治病蟲害,也會建議學校評估植栽更換時,採用其他樹種來降低病蟲害。 陽明山花卉試驗中心主任宋馥華表示,棉絮粉蝨的防治措施通常是用水噴除,再來就是修剪,直接把蟲源剪掉,降低密度,另含有尼古丁成分的藥劑、礦物油溶劑、肥皂水、辣椒水、香菸泡水等,也可以殺死粉蝨,北市2017年起已停止在綠地、安全島上種金露華,改採其他沒有危害紀錄的植栽替代,逐步降低蟲害密度。(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譚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