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者恆大 紡纖業進入第四次革命
【時報-台北電】川普關稅戰開打,已影響全球品牌服飾廠採購態度的改變,大者恆大、一站式採購的趨勢更加明顯。具垂直整合、多元基地、彈性供應鏈的紡纖廠,會是2025年搶訂單的贏家。
川普關稅戰加上電價、人力成本上漲,大型上市櫃紡織業者認為,產業已形成「大者恆大」的趨勢,加上品牌客戶偏好「一站式購足」、強調彈性採購的模式,有利大廠在爭取訂單占上風。
產業規模夠大,並具一貫生產製程、高值化產品結構完整的遠東新、新纖、力麗等紡織業者,以及主要產線在東南亞地區的成衣代工廠,包括儒鴻 、聚陽等,對今年的訂單能見度都持審慎樂觀看法。
遠東新平均單價較高的高值化綠色產品中的環保回收聚酯長纖產能,以及海洋回收聚酯產能都是全球第一,再生酯粒(R-PET)則是全球第二。
遠東新因具備垂直一貫廠、綠色產品兩大優勢,對爭取全球品牌客戶有競爭利基,對今年營運及景氣保守看待、樂觀因應。
力麗近幾年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增加環保回收材質,並在印尼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力麗指出,大陸紡品競價搶市、川普關稅戰,將對國內紡纖供應鏈出現淘汰、重整,一些只做代工、規格及大宗化產品的紡纖廠營運,可能在這波浪潮被壓得更緊。
紡纖供應鏈的重整,力麗認為,有利資本較大、高值化產品比例高、具上下游垂直整合一貫生產的紡纖廠,在這波淘汰賽更具競爭力。
積極進行生產基地多元化、品項擇優出貨、產品結構朝運動機能及戶外休閒等高值化調整的儒鴻、聚陽指出,雖然今年全球產業環境變數仍多,但今年在訂單能見度已到第三季、具垂直整合優勢下,營運仍有信心。(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袁延壽/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