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贈與數千萬「才知自己富三代」…爸媽要我去買房:不婚不生便宜別人?網1理由苦勸:先買先贏

如果知道自己是富三代,還需要買房子嗎?有個打定主意不婚不生的網友,說自己是這幾年才知道自己算是個富三代,原本是在外面租房子,但家人們都強烈希望他能買房,讓網友覺得有必要嗎?

他說爺爺因為想要讓二代省下遺產稅,因此開家族會議告知並討論家產怎天分,慢慢用「贈與」方式給二代,期間二代間有吵架甚至動手,但也說好了要怎麼分家產。

▲躺平等房不買房?這樣想恐怕都錯了!專家表示,生前贈與和死後繼承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青壯族群若想「等房」,關鍵在於,如果長輩在生前就把房子贈與給下一代,那麼下一代等房的時間較短,二代於長輩在世時就能獲贈房產,而二代取得房產的時候更晚、再下一代等房的時間就會更長。示意圖/Getty
▲躺平等房不買房?這樣想恐怕都錯了!專家表示,生前贈與和死後繼承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青壯族群若想「等房」,關鍵在於,如果長輩在生前就把房子贈與給下一代,那麼下一代等房的時間較短,二代於長輩在世時就能獲贈房產,而二代取得房產的時候更晚、再下一代等房的時間就會更長。示意圖/Getty (Oscar Wong via Getty Images)

不想把錢都投在房子「想保持現金流」

「分家產分到我的時候,也有好幾千萬,讓我覺得不用急於一時買房,而且有在理財投資,也不想一下子就把錢都投在房子上,想保持現金流,加上我出社會不到5年,也想跳出目前的行業,可能未來薪資就沒這麼高」,原PO就說好像沒理由買房子。

該網友說,爺爺有不少土地,而這些土地近幾年飆漲,之前爺爺都沒讓二代知道,只讓他們知道其中幾筆而已,「因為二代們有被關的,甚至還上新聞」。

90%都住家裡:住外面養不起孩子

至於第三代,有70%以上的人要靠二代金援,不然養不起四代,另外20%是沒有儲蓄,每逢過節就在討論家產,「這90%都住家裡,因為住外面都養不起孩子,剩下10%就只有少數幾個和另一半賺錢買房子」。

家人們都強烈希望我能自己買房,但不爽的點是「除了我之外,三代買房都是夫妻一起背,就叫我一個人買房背房貸,就只是因為我賺比其他三代多,加上他們覺得大家都有小孩(四代)的關係,才存不了錢;我沒小孩所以才有閒錢每年出國玩,希望我買房存錢」。

真的到你戶頭裡的錢,才是錢!

不少網友看到他的自述,認為應該別把遺產想成自己的:「切記,真的到你戶頭裡的錢,才是錢!你目前的規劃應該是要以實際入帳的薪資與投資為準,不要把遺產當作是收入的一部分」。

「遺產到手前變數多,二代不長進,三代也堪慮,真的到你們第三代,你覺得還剩多少?我爸爸那輩財產在阿公走之前都分配也轉移好了,但是他走後幾年,兄弟姐妹又回來吵誰沒生小孩,誰小孩不爭氣,哪個媳婦家虎視眈眈不能讓她們佔便宜,所以某幾塊地應該大家均分,不應該男的獨拿,所以你以為分配好了就好了」?

長輩看買房肯定出手幫:先買就等於先有財產入袋

也有人說,目前房地產表現不佳,通膨也嚴重,「真的到你們第三代,大家都有持分的情況下,要等大家簽名同意賣地分錢,都不知道還要多久。再來,你家或是別人家的三代(兄弟姐妹),其實很聰明,先買房就等於先有財產入袋」。

「而你堅持不要,覺得房貸不想背,那你就慢慢等以後會有多少現金到你口袋囉…,因為長輩看他們養孩辛苦,日後鐵定會一直貼他們,可能搞不好還幫他們繳清貸款。到時候你就是,房子也沒有,現金也沒多少」。

還有網友認為,不要去看其他人或者財產怎樣,因為還沒有進入口袋的錢可能都會夢一場,該認真替自己打算一下,假設你有能力了就上車,除非對岸打過來,否則10年後當你想買,看房價就會後悔自己怎麼當時不先上車」。

死後財產總要有人繼承:爽到其他叔伯的小孩

但也有人認為,其實不需要買房!「說實在就是以後你死後財產總要有個人繼承,你把房貸繳完了,其他叔伯的小孩擁有你的繼承順位,自然就更爽」、「現在就是把自己過好過快樂就好了,如果沒有結婚小孩,就是買房子留給親戚了」、「你就跟你的長輩說清楚講明白你的想法,然後繼續租房就好了啊」?

何世昌:二代已經分得晚、三代不知得等到何時…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則是分享,躺平等房不買房?這樣想恐怕都錯了,生前贈與和死後繼承是不一樣的,現在的青壯族群若想「等房」,其實更不容易,因為等待的時間需要更久。

「關鍵在於,如果長輩在生前就把房子贈與給下一代,那麼下一代等房的時間較短,二代於長輩在世時就能獲贈房產,而二代取得房產的時候更晚、再下一代等房的時間就會更長」。

買個小房子先窩其實也蠻好

何世昌說,未取得房產前通常有以下幾個選擇:與長輩同住、住在長輩提供的房屋中、另行租屋,最後就是自行購屋,當長輩不願意提早把房子交給下一代,二代、三代等房都是遙遙無期,建議還是自己出去租房子、或買一間小房子來窩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