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物價飆漲 央行恐升息壓通膨?學者反對:甚至有降息空間

主計總處今(5)日公布4月CPI,年增幅達2.35%,17項重要民生物資漲破7%,創下17年4個月新高。而央行昨日揭露的理監事會議紀錄中,就有理事提到,國內通膨若居高不下,6月應再升息。對此,學者吳大任持反對意見,他表示,通膨下半年就會慢慢趨緩,在出口衰退的情況下,央行6月不只不該升息,甚至有降息的空間。

民生物資漲幅高居不下,央行6月是否再升息抑制通膨,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圖/中央社提供)
民生物資漲幅高居不下,央行6月是否再升息抑制通膨,成為各界關注焦點(圖/中央社提供)

央行理事:電價調漲、普發6000恐加劇物價上漲 贊成升息打通膨
央行理監事會議中,多名理事關注民生物資漲無問題,以及電價對國內通膨的影響。今日主計總處公布4月CPI,民生物資漲幅果然再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通膨未降溫的情況下,央行6月是否會再升息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4月CPI居高是預料中 最快下半年回穩

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暨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由於4月國際原油價格升幅大,加上台電調漲電價對工業、商業戶有一定影響,CPI漲幅照理應該要比3月嚴重,只是剛好高麗菜等蔬菜價格顯著下跌,抵消了部分漲幅。

另一方面,去年進口飼料成本不斷攀升,飼養成本提高的情況下,導致部分養豬、養雞戶出現棄養,造成今年供給短缺,價格持續居高不下;雖然目前飼料成本有回穩一些,養豬、養雞戶也重新開始飼養,但要養到能到市場上販售還需要一些時間,依此推估豬肉、雞肉價格可能要到下半年才會明顯回穩。

出口衰退仍是現階段最大痛點

「雖然國內通膨確實在偏高的位置,但下半年對經濟影響就會減弱了。」吳大任表示,隨著美國、歐洲央行陸續升息,全球的消費與投資動能勢必會再降溫,可預期之後國際商品下格會回跌,國內的通膨也能進而緩解,相較之下,他仍認為「出口衰退」對企業造成的影響,才是國內經濟最大的痛點。

國內出口持續衰退,經濟成長率也已經連2季衰退,吳大任認為,最樂觀也要等到第四季才有機會恢復。而在廠商接單狀況不好的情況下,他強力反對央行透過「打擊家庭經濟、廠商營運的方式來把物價壓下來」,因目前升息3碼已對廠商形成一定的還款壓力,若再升息恐引發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央行不該為壓通膨升息

吳大任建議,除了通膨之外,央行還必須認真去思考國內出口、GDP衰退的情況,避免再增加廠商的負擔,「最理性的做法還是不要升息,甚至還有降息的空間」。

延伸閱讀

民生物價漲幅破7% 創14年新高!4月CPI過通膨警戒線

【美元不妙】美元走弱新台幣可轉強?專家Say NO:政治因素將成拖油瓶

【報稅攻略】領股利可節稅?綜合所得98.3萬以下才有「抵減」小確幸

  •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吳栢妤:5年記者經歷,曾任網路編譯,也跑過科技產業、政治線,期許以敏銳的觀察力、跨領域的視角,帶給讀者易讀又實用的金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