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購抽籤穩賺不賠?新股上市價格怎麼定?如何判斷承銷價合不合理?一文看懂新股承銷價!|投資診聊室

行動支付業者 Line Pay 在 2024 年 12 月 5 日以 508 元掛牌上市,沒想到掛牌之後股價一路走跌,最低一度來到 426 元,被網友以「慘烈」來形容,毫無蜜月行情,被質疑當初承銷價是否定太高?

近日 Line Pay 股價終於強勁反彈,五個交易日漲幅逾 25%,但藉由 Line Pay 的案例,本周投資診聊室就來解答:掛牌上市的承銷價是怎麼定的?如何判斷一檔股票的承銷價合不合理?

網友提問,LINE Pay掛牌上市後股價相當慘烈,究竟上市股價是誰訂的?(截圖來源:Mobile 01)
網友提問,LINE Pay掛牌上市後股價相當慘烈,究竟上市股價是誰訂的?(截圖來源:Mobile 01)

延伸閱讀》LINE Pay上市首日股價狂殺 最慘一張現賠4萬

上市承銷價怎麼定?有哪些承銷方式?

上市承銷價怎麼定,其實是經過一連串很複雜的計算公式與流程。證交所規定,所有上市櫃申請必須委託第三方「承銷商」,由承銷商審查、評估公司狀況與市場需求,定出「承銷價」後,再由投資人申請購買。

目前,新股承銷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每種承銷方式定出的價格邏輯也不盡相同:

  • 競價拍賣:由承銷商與發行股票的公司先定出「最低承銷價」後,再讓投資人進行競標,由價高者得。

  • 詢價圈購:由承銷商對法人、專業投資人、一般投資人預先詢問有意申購的股票數量與價格,最後以此為參考依據,議定實際的承銷價格。好處是能引進公司較合意的股東、投資人,壞處則是散戶無法參與,承銷價也存在操弄空間。

  • 公開申購由承銷商與發行股票的公司定出承銷價格後,採用抽籤的方式決定股票配售名單,優點是公開透明、人人有機會,散戶也能參與。

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公開申購」為了吸引投資人申購股票,通常承銷價會定得比行情價低一些;當然,也是有可能出現承銷價過高的情況。

Line Pay上市股價定太高?上市承銷價怎麼定?如何判斷承銷價合不合理?(圖片來源:Getty)
Line Pay上市股價定太高?上市承銷價怎麼定?如何判斷承銷價合不合理?(圖片來源:Getty) (mapo via Getty Images)

承銷價合理嗎?要怎麼判斷?

那麼要如何判斷承銷價到底合不合理?對散戶投資人來說,最簡便的方式就是去看「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Ratio, PE)

延伸閱讀》看懂河流圖找到甜甜價!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河流圖是什麼?怎麼看?

本益比是什麼?

本益比常用來評估一家公司的股票是便宜或是昂貴,其公式為:

  • 本益比 = 股價 ÷ 每股盈餘(EPS

假設 A 公司股價 300 元,EPS 為 20 元,本益比 = 股價 300 元/ EPS 20 元 = 15 倍;若 B 公司股價 200 元, EPS 同樣 20 元,本益比為 10 倍,股價比 A 公司更划算、投資報酬率理論上也更好。

通常,本益比越低,表示股價越便宜;但若是產業或個股的前景、成長性備受看好,市場與投資人願意給的本益比也愈高,因此本益比是市場依據產業特性、獲利前景的綜合判斷。

本益比並沒有「絕對的標準」,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跟「同行」做比較,因為不同的產業,又有不同的本益比區間。

舉例來說,當前台積電的本益比大約為 27 倍,中鋼的本益比則為 71 倍,這樣來看,究竟是台積電太便宜,還是中鋼太貴?答案是產業不同,無法直接比較。

總而言之,要判斷上市承銷價究竟合不合理、還有沒有成長性,最簡單的步驟就是:

  1. 確認即將上市公司的財報、EPS 等基礎數據

  2. 觀察同產業中其他指標企業的 EPS、股價、本益比等表現

  3. 綜合以上數據,判斷承銷價與本益比是否在合理區間

回頭看 Line Pay 這個案例,Line Pay 在 2023 年的 EPS 為 8.09 元,2024 年前三季為 7.98 元,若全年 EPS 破 10 元的話,以上市承銷價的 508 元來看,本益比大約是 50 倍。至於50倍這個估值合不合理,就留給投資人自行比較、判斷了。

不論是股海老手或是投資小白,面對詭譎多變的股票市場總是會有許多實務上的疑難雜症,卻沒辦法靠自己查詢到解答,Yahoo奇摩股市每周定期「海巡」新聞留言區、Ptt、Dcard等投資社群,挖掘投資人實際遇到的投資盲點,並邀請各領域專家前來診「聊」,也歡迎讀者們於文章留言區留下你的疑問,就有機會得到詳盡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