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台股急跌 政府應慎防衝擊外溢至房市
8月5日,台灣民俗月第一個交易日,亞洲股市全軍皆墨,台股單日重挫1,807.21點、跌幅8.35%、日經指數崩跌4,451.28點、跌幅12.4%,雙雙寫下史上最大跌幅;韓股跌幅8.77%,也創下16年來最大跌幅,可說是亞股歷來最慘的黑色星期一。
其中,台股上市櫃跌停家數近800家,加權指數收在19,830.88點,失守2萬點關卡之外,更直接跌破半年線。台指期指數收盤時也暴跌2,152點,跌幅達10%,是台指期2015年6月起漲跌幅由7%放寬至10%之後,首度以「跌停板」作收。
8月以來僅三個交易日,但合計上周五和本周一,台股即跌掉2,811點,股票瞬間從金子變刀子,除了不利投資人信心,短期急跌更直接衝擊融資交易者的擔保維持率,容易因而產生被動式賣壓,不利籌碼穩定,更可能進一步加深股市跌幅。
觀察這波全球股市急跌,共同的背景是先前漲幅已大,不少投資人開始居高思危,而導火線則來自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已連續兩個月不如預期,偏偏聯準會(Fed)降息時點延宕至9月,市場因而產生美國經濟可能硬著陸的擔憂,加上科技大廠英特爾財報欠佳與大裁員拖累股價,地緣政治又有中東戰火擴大威脅,以致市場恐慌情緒快速增溫,投資人紛紛對股市投下不信任票。
另一個重要因素來自日本央行在7月底升息,強化日圓回升力道。由於日圓對美元匯價近一個月已反彈約1成,使得不少先前借低利日圓進行「套利交易」的海外投資,被迫變現以用來償還日圓,此一趨勢不僅左右了近期外資和國際資金的移動,也擴大了股匯市的波動。
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一有風吹草動,投資人的敏感度會較過往更高,也就是容易做出非理性的判斷,以致增加市場波動的劇烈度,這對台股來說又是雙重夾擊,首先是台股散戶比重偏高,本來就沒有專業投資人來得理性;其次則是台股為淺碟型市場,抗波動性勢必較差。
針對此波台股急跌,主管機關暫時以靜制動。而從「救市」的歷史觀之,除了金管會在政策上向來有至少十八套劇本,包括縮小漲跌幅、平盤以下禁空令、限制借券、提高融券保證金成數、降低融資擔保維持率和要求企業買回庫藏股等等,資金面也有八大公股、四大基金和國安基金隨時待命,也就是不愁沒有護盤工具。
但我們必須提醒,現在對政府來說,比「穩指數」更重要的工作,是正視先前這波股、房雙漲引發民眾的「多重財務槓桿」。例如有不少人是透過房貸增貸,取得資金投入股市;也有為數不少的房市投資者是以股票為擔保品,一旦市場波動,將產生雙重風險。
像是最近幾個交易日台股大跌,網路上已有民眾大喊交不出預售屋工程款。若民眾拿來做為財力證明之一的股票大幅下跌,勢必也影響銀行債權確保或是貸款核撥,亦即在某種程度上,目前股市和房市間具有連動關係,雙重財務槓桿又加深兩者連動,當政者不可不慎。
依聯徵中心先前的統計數據,2024年1月全台同時有房貸、信貸的「雙貸族」人數達36萬3,580人,與十年前相比,人數成長25.1%,其中平均房貸金額增加70.4%、平均信貸金額更增加了88.7%。除了透過信貸填補房貸缺口,另一重要原因即是投資金融商品。
投資人財務槓桿開好開滿,甚至採用股、房「雙槓桿」,在市場上漲時固然可創造更大的財富效果,但當市場反轉之際也會面臨雙倍的風險,特別是借款人的財源如果只有一套,在沒辦法再股轉房或房轉股的情況下,勢必軋不過來,最差的情況即是違約。
尤其以投資人習性而言,會大開財務槓桿者絕對不可能是保守型投資人,也就是這類投資者在股市多數也是融資而非現股族,在房市則可能是預售屋或使用寬限期來尋求套利空間,連環套的結果,破滅的極可能不僅是一個泡泡,而是多種市場同時泡沬。
當然,有人認為,股市短時間內急殺,反而可能讓房市受益,因為當股市高檔修正時,保本型投資人或是逢高利了結者,或許會先把資金自股市撤出,移轉到相對安全且保值的房地產,為房市帶來新的買氣,也就是所謂「股市跌倒、房市吃飽」。
然而以台灣過去一年股、房雙漲的走勢而言,不可諱言投機氣氛節節升高,如果股市這隻腳跪了下去,房市恐難靠單腳站得穩,股市先倒、房市跟著倒的機率,或許會比資金股轉房來得更大,如何讓股市和房市價格溫和有序的調整,是絕對不容政府輕忽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