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不卑不亢的守護國家利益從經貿談判大將許柯生談起
美國總統川普揮出關稅大刀,各國都急著排隊和美國諮商,台灣也列在第一波談判名單。就在此時,當年對美經貿談判的核心人物之一─許柯生辭世,在台灣入世談判的十多年中,他出任談判代表團團長,負責與最難纏的美國交手,也是台灣能加入WTO的重要推手。值此台美談辦的關鍵時刻,行事低調、不搶功、不攬功,為人清廉並謹言慎行的許柯生,在一次次涉外談判時留下的典範榜樣,值得我們緬懷與學習。
目前台灣鮮少人記得許柯生,但在2002年1月2日台灣正式加入WTO的點將錄上,絕對少不了這號人物。
民國63年,許柯生在貿易局擔任組長時,被時任局長的汪彝定指派至英國倫敦創設駐英經貿據點-大華貿易公司開疆闢土,扮演開路先鋒。當時台灣在國際上孤立無援,台英沒有任何官方溝通管道,他選擇從「基層做起」,一層一層向上打通關節,為打開台英經貿關係奠基鋪路。
民國72年,許柯生兼任遠東貿易中心布魯塞爾辦事處主任,深入歐洲共同市場核心。70~80年代台灣出口快速成長,必須和歐盟檢視貿易配額管制等問題,他積極為雙方搭建高層溝通平台,迄今台歐維持年度次長級對話機制,許柯生功不可沒。民國79年,許柯生自美返國接掌貿易局,成為推動台灣重返國際經貿舞台的重要力量,從中美紡織品談判、智慧財產權談判到加入OECD,無役不與。
參與WTO的經貿談判人員深知,許柯生「不卑不亢」的談判風格。有一次帶隊去華府談判棘手的農業議題,農委會主談人為陳武雄,因其立場強硬寸步不讓,令美方感到不耐,要求換將。身為團長的許柯生義正辭嚴告訴美方,「農業部門只有陳博士,沒有其他人」,否則不惜破局不入會,要談就是陳博士來談。可見面對談判對手無理要求時,他能堅守立場,展現膽識。
1992年間,台灣被美方視為「海盜王國」,不論手錶、皮包,夜市光碟無一不仿冒,美方動輒祭特別301條款施壓,有次許柯生就智慧財產權與美國交手,陷入艱困談判,原本二~三天的諮商,美方不按牌理出牌,臨時加碼刁難,一再延長至九天以上。美方談判人員對台灣代表們不假辭色,前線將士心力交瘁,身心承受巨大重創,遭遇挫折和羞辱更是洩氣。宣布退出談判新聞稿早已擬好,只是無法說服許柯生無功折返。
最後美方將台灣從特別301名單剔除,和許柯生拿捏談判進退應對,有高度的關聯。好幾次遇到棘手議題,談判將士想拍桌走人,只有許柯生以溫文儒雅的談判姿勢,舉重若輕,展現誠懇與韌性,先贏得對手的尊敬,再設法突破僵局,為台灣爭取到最大利益。
包括蕭萬長、江丙坤、許柯生等經貿老兵,在談判戰場的廝殺馳騁,雖承受極高的壓力,但絕不會冒險躁進,率領的精銳勁旅,都具有team work的團隊精神。能上談判桌的人,除了人格特質穩健、低調以外,個個均具有專業的學經歷背景,以及嚴謹的談判訓練,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堪稱一時之選。
每次上場之前,團長許柯生不但事前縝密規劃,還會和產業界密切合作,研擬最妥適談判策略,對於國家的利益,和對手國的需求,都有充分認知和掌握,不致誤判情勢;到了上談判桌上,展現出來的態度就是「不卑不亢」,以此為原則應對進退、折衝樽俎。
這次川普的關稅大戰,或無法以傳統談判技巧和經驗和美方交手,惟許柯生留下的誠懇並堅韌的談判精神,堪稱表率。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過去談判前人立下的典範榜樣值得仿效,也可提供賴政府的談判團隊更多的啟發。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
外資期現貨 由空翻多
工商社論》數位貨幣監管大突破 美國將立法規範「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