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祭關稅重拳!宏碁董事長陳俊聖:確實是Surprise!
大年初六宏碁(2353)集團舉行新春開工團拜,宏碁董事長陳俊聖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4日起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表示:「這確實是Surprise!」坦言此舉將對整個產業帶來衝擊,美國市場雖然是宏碁的最大市場,但並非唯一市場。宏碁將持續檢視供應鏈配置,在變局中尋找最有利的發展道路。
延伸閱讀:證交所董座林修銘看金蛇年 「台股仍會面臨難以預測的風險」
陳俊聖指出,美國的關稅政策變動不僅影響美中貿易,全球多國皆有類似措施,例如印度、印尼等國早已實施相關政策。宏碁在印度及印尼設有組裝廠,此次關稅調整對公司而言並非全然陌生。美國早前已對來自中國的桌上型電腦(desktop)課徵關稅,宏碁也已採取應對措施,此次則需進一步針對新的關稅政策調整策略。
關於供應鏈調整,陳俊聖表示:「美國市場雖然是宏碁的最大市場,但並非唯一市場。」宏碁將持續檢視供應鏈配置,選擇對關稅與生產成本最有利的安排。目前,宏碁已將部分生產轉移至東南亞,並在美國境內設有廠房,未來將評估如何優化供應鏈,特別是在筆記型電腦(notebook)與Chromebook領域,以確保競爭優勢。
針對市場變化的應對策略,陳俊聖強調,企業必須保持動態調整能力,關稅政策變動頻繁,企業應隨時準備應對新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他認為,宏碁的核心商業模式是透過靈活的供應鏈與市場配置來保持競爭力,並相信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靈活性將成為勝出的關鍵。
針對川普政府的最新關稅措施,陳俊聖認為,對加拿大與墨西哥加徵25%關稅的決定令人驚訝,因為這兩國原為美國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USMCA)的主要成員。然而,此關稅調整與美國內部政策有關,包括芬太尼藥物管制及非法移民問題,未來仍需觀察該政策的持續性。
至於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其中家電產品關稅提高至15%,而桌上型電腦原先已被課徵25%關稅,如今再增加10%。宏碁將密切關注政策變化,並持續調整供應鏈,以降低潛在影響。
相關內容
韓美貿易協議細節出爐 美對韓產汽車關稅降至15%
(中央社首爾2025年11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韓美對於貿易關稅協議、安保協議的共同說明資料今天出爐,其中公布了韓美在10月29日高峰會中所達成的貿易協議細節,包括韓國產汽車及零組件關稅降至15%。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在7月表示,同意將進口自韓國的商品關稅降至15%,以換得韓國35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不過當時高額汽車關稅仍然有效,韓美政府在投資承諾的安排上也存在分歧。根據韓聯社今天報導,美國白宮今天上傳了韓美高峰會談共同說明資料(Joint Fact Sheet),內容包括安保協定、貿易協議等。根據白宮公開的共同說明資料,美國決定將「貿易擴張法」第232條中適用的韓國產汽車、汽車零組件、原木、木材、木製品等關稅降至15%。不過,目前為25%的汽車與零組件關稅何時起降至15%,文件中並未明講。針對美國政府還在研究中的半導體關稅,美方確保韓國不會受到比與其他國家簽訂協議更不利的待遇,不過比較的對象國家限定為半導體交易量高於韓國的國家。美國還有意取消仿製藥、在美國無法取得的天然資源,還有飛機及零組件所課徵的15%相互關稅。報導指出,韓國政府如之前所說過的,將簽署合作備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宏碁推出永續智慧教室解決方案,攻教育場域AI商機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宏碁(2353)宣布於2025年「資訊月暨臺灣教育科技展」正式推出多元「宏碁永續智慧教室解決方案」,用AI賦能呈現未來教室的嶄新風貌。宏碁指出,此標誌其在教育科技領域躍升為AI智慧教育生態系建構者,將「打破人與科技之間的藩籬」的核心願景延伸至教育現場,實踐「以學生為中心」的未來教育模式。宏碁台灣區營運長張世欣指出,儘管AI浪潮席捲教育市場,但教育現場仍面臨技術支援、系統整合、人員能力、校園安全及人力短缺等關鍵痛點,為此,宏碁致力透過科技打造AI教育數位分身,讓師生及教職員都能高效利用AI的便利性,進行教學管理與學習。他表示,AI正從學習、教學、校園管理三大核心面向,全面優化教育體系,AI能提供個人化、引人入勝的內容,但應作為助力而非依賴,核心在AI賦能,而非取代學生的思考。而多年來,宏碁透過主辦AI雲端應用研討會,邀請產業夥伴與教師分享教學實務,目標是有效降低教師導入AI的門檻,讓技術與應用實務迅速接軌,使教師能快速掌握AI工具。再者,AI智慧管理概念應落實在校園,顯著改善行政效率,降低人員負擔,這些進展最終意義是讓教育者能專注核心教學職責,這也是宏碁推動「
財訊快報 ・ 1 天前《國際經濟》美有望調降印度、瑞士關稅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表示,美國接近與印度和瑞士達成貿易協議,兩國的進口關稅可望調降。美國對印度和瑞士進口商品分別課徵50%和39%關稅,遠遠高於全球多數國家。 另一方面,韓國雖與美國達成協議,但因為建造核潛艦的地點等細節問題,雙方迄今尚未簽署書面文件。 川普10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記者表示,美國因為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的緣故,對印度課徵高關稅,但印度已經停止購買俄油,並大幅減少俄油進口,美國將在「某個時候」降低印度的關稅。 川普稍後表示,美國「相當接近與印度達成協議,這對每個人都是好事。」 川普的最新談話顯示,華盛頓與新德里的緊張關係可望破冰。川普以購買俄油為由對印度課徵高額關稅,但近幾周川普卻表示,印度總理莫迪矢言縮減俄國原油,並對貿易談判,釋出樂觀看法。 此外,川普也透露,美國接近與瑞士簽署貿易協議。 川普10日證實,白宮官員努力與瑞士達成協議,降低瑞士的關稅。川普並未透露新的稅率數字,但表示將幫助瑞士。「我們對瑞士課徵重稅,但仍希望瑞士保持成功」,並強調瑞士是「非常友善的盟友」。 外媒引述內情人士表示,瑞士的關稅可能降低至15%,與歐盟輸美商品的稅率一致。 瑞士經濟部發言
時報資訊 ・ 3 天前
川普透露與瑞士談判有進展 可望降低關稅
MoneyDJ新聞 2025-11-11 10:02:45 黃智勤 發佈美國總統川普透露,美國正在與瑞士合作,洽談降低瑞士關稅;消息指出,瑞士關稅有望從目前的39%降至15%。 路透、金融時報等外媒報導,川普10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正在努力與瑞士達成降低關稅的協議,但未設定具體數字。他也說,華府將瑞士視為友好盟國。 川普自8月以來對瑞士進口商品課徵39%關稅,為已開發經濟體中最高。高關稅也重傷鐘錶、工具機、巧克力等瑞士出口產品。 彭博等外媒近日引述消息來源說法指出,瑞士關稅可望降至與歐盟相同的15%,瑞士政府對此不予置評,稱談判仍在進行中。 瑞士總統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於8月初親自赴華府協商,但無功而返;據悉,美方施壓瑞士擴大向其購買軍武、能源。 消息指出,私人企業成為打破談判僵局的有力推手。名錶製造商勞力士(Rolex)、精品巨頭Richemont、航運巨頭地中海航運(MSC)、大宗商品交易巨頭Mercuria等企業上週均派出代表赴白宮與川普會面。 川普也在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很榮幸與瑞士高級代表見面,討論兩國之間重要的貿易失衡問題。
Moneydj理財網 ・ 4 天前
宏碁利用AI推「永續智慧教室」整合軟硬體建構教室管理平台
宏碁今日於「資訊月暨台灣教育科技展」中,展出未來教室體驗,利用 AI 輔助教學,推「永續智慧教室」解決方案。宏碁台灣區營運長張世欣表示,儘管 AI 席捲市場,透過 AI 整合軟硬體、服務,打造師生皆能利用高效 AI 便利性。
鉅亨網 ・ 2 天前通膨倒逼美國讓步 巴西出口多元化強化談判籌碼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2025年11月13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8月對巴西產品徵收高額關稅後,雙邊關係陷入緊張。但近期國內生活成本危機與通膨壓力迫使美國讓步,巴西出口多元化,掌握更多談判主動權。綜合CNN巴西新聞網等媒體報導,「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已成為美國政治辯論的核心詞彙。咖啡與牛肉價格上漲,直接影響美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咖啡在7月至9月間多次上漲,牛肉價格也高於平均水準。這使得川普政府面臨民眾不滿,迫使其考慮降低部分關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甚至暗示,未來幾天將宣布重大措施,降低咖啡和香蕉等進口產品的價格。報導指出,雖然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費國,巴西是最大出口國,但巴西出口商已迅速尋找新市場。數據顯示,8月至10月對美出口下降近30%,但對其他市場出口增加20%,其中中國需求成長尤為顯著。這使得巴西的衝擊小於預期,並在談判桌上擁有更多籌碼。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與川普10月在馬來西亞會晤,雙方同意恢復對話以達成協議。魯拉甚至提出願意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川普曝南韓再投資6000億美元 台美談判採「台灣模式」突圍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稱,南韓同意支付美國3500億美元降低關稅,大量購買美國的石油與天然氣,最後再另外加上南韓企業在美國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時值台美關稅談判即將進入尾聲,一位長期關注美國關稅議題的財經人士分析,不同於南韓、日本,從目前台灣政府說明來看,基於美國對台灣高科技製造能力的合作需求,我國對美關稅談判條件有自己的「台灣模式」,產業投資是由企業自主規劃,政府再協助整合民間產業的投資布局,關鍵是這是在台灣國家利益前提下的台美合作。
民視財經網 ・ 2 天前中美大豆交易 出貨步伐停滯?川普稱採購進行中
美國總統川普指出,中國將購買美國大豆及其他農產品,預計相關採購已在進行中,並有望在2026年春季前完成。川普表示,中美雙方14日就此進行會談,但他未透露具體參與會談的政府官員。
中時財經即時 ・ 15 小時前《熱門族群》折疊iPhone來了!外資喊蘋果供應鏈鴻海台積最受惠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外資最新報告指出,蘋果未來三年將持續推動產品外型革新,預計2025年推出超薄新機、2026年問世首款折疊iPhone,2027年則迎來「第20代iPhone」。法人認為,連續三年的設計變革將刺激終端需求,推升供應鏈單機含金量,並使主要技術供應商重新取得訂單分配優勢。 報告指出,目前多數蘋果供應鏈個股股價仍低於過去三年平均本益比,評價具吸引力。法人看好技術領先的供應商將成為最大受益者,因品牌客戶更仰賴其開發符合新外型需求的關鍵零組件。報告並特別看好鉸鏈產業,認為折疊手機時代將帶來全新零組件需求,鉸鏈單價與毛利率均高於筆電用產品,且終端市場需求強勁。預期自2026年起,相關供應商將從筆電、TWS耳機鉸鏈進一步擴展至智慧手機應用。 外資點名看好鴻海(2317)、富士康工業互聯(FII)、比亞迪電子(BYDE)、大立光(3008)、瑞聲科技(AAC)、台積電(2330)、日月光投控(3711)、臻鼎-KY(4958)與台燿(6274)等主要供應鏈夥伴,預期這些廠商的技術實力與產能將直接受惠於新產品週期的啟動。 報告顯示,2025年第三季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達800萬支,
時報資訊 ・ 4 天前因應食品等高物價,川普計劃大幅調降關稅並宣布與多國架構協議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準備大幅調降關稅,以因應高漲的食品價格,並達成一系列新的貿易協議,包括與阿根廷、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厄瓜多爾的框架協議,藉此回應選民對商品成本的疑慮。上週,民主黨在多個關鍵州和地方選舉中取得勝利,候選人在選舉中強調了人民對生活成本的擔憂。此後,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週四公佈的與拉丁美洲國家的貿易協議將降低牛肉、香蕉和咖啡豆等常見食品的關稅和貿易壁壘,旨在降低多年來一直困擾美國民眾的食品雜貨支出。此外,川普和其他高級政府官員已經預告更廣泛的關稅豁免,這可能會全面降低一些熱門食品的關稅。本週稍早,川普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承諾,將降低部分咖啡豆關稅,財政部長貝森特建議對水果進口給予優惠。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週三在華盛頓經濟俱樂部舉辦的活動上,接受電視媒體訪談時表示,最近幾天,人們一直在討論的一個問題是,考慮調整食品關稅。紐約時報週四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準備修改對等關稅,預計修改內容將包括牛肉和柑橘類產品的豁免,且會超出此前總統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的範圍。對於上述消息,白宮發言人Kush Desa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川普政府致力於在貿易和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台股衝28000!M9材料成AI淘金「熱點」法人:市值型ETF可望續搭順風車
本週台股延續多頭氣勢,加權指數成功站穩 28,000 點,為市場帶來振奮人心的氛號。然而,在上漲的表象下,國際市場的變數仍值得關注。上週五(11/6)雖受美股因民間裁員數據意外升高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企業 10 月宣布裁員超過 15 萬
鉅亨網 ・ 4 天前美與4拉美國家簽貿易協議 香蕉咖啡和牛肉可望降價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1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白宮今天宣布與阿根廷、瓜地馬拉、厄瓜多及薩爾瓦多達成貿易協議,成為美國總統川普在全球大幅加徵關稅以來最新達成的貿易協議。法新社報導,白宮表示,在川普第二任期中,美國民眾對生活成本的抱怨日益增加,香蕉與咖啡等食品價格可能因上述協議而下跌,有助減輕美國消費者負擔。白宮指出,這4個位於美國「後院」的拉丁美洲國家同意開放市場給美國商品,美國則對部分進口項目給予關稅減免,做為交換。美國政府高層對記者表示:「我們相信這些協議將有助於實現貿易平衡、互惠,長期以來將降低赤字。」這名官員說:「我們預期價格會有一些正面效應,像是咖啡、可可、香蕉等商品都有望受惠。」這些協議也是川普政府對友好領袖的回報。這些領袖包括阿根廷這個牛肉出口大國,其自由意志主義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上個月曾造訪白宮,以及自稱「全世界最酷獨裁者」的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布格磊在社群媒體上張貼與美國聯合聲明影本,並寫下「朋友們」。今年稍早與川普政府簽署遣返移民協議的瓜地馬拉總統阿雷瓦洛(Bernardo Arevalo)也稱讚瓜國與美國間的「堅實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川普政府擬擴大關稅豁免範圍 壓低食品價格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1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3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正準備針對部分關稅實施大規模豁免,以緩解讓美國消費者擔憂不已、居高不下的食品價格。「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知情人士因消息尚未公開而要求匿名,他們表示,此次關稅調整將適用於川普今年4月宣布的部分對等關稅,包括來自尚未與政府達成貿易協議國家的產品。知情人士表示,豁免範圍預計將包括牛肉和柑橘類產品,但他們也提醒,川普尚未做出最終決定。增加牛肉進口這一議題一直是美國牧場主反對的焦點,他們認為這與川普提振國內產量的理念相悖。如果這項提議得以推行,將成為川普在日益關注的物價可負擔性問題下,對其重要經濟政策的最新一輪撤銷行動,儘管川普一直錯誤堅稱物價正在下降。民主黨人上週在全國多地選舉中勝出,主要是因為他們利用民眾對生活成本的擔憂。這項很可能生效的計畫,涵蓋範圍比川普在9月行政命令中提出的豁免更廣。該行政命令原本只打算對非主要在美國本土生產或種植,並且從已與川普政府簽署貿易協議的國家進口的產品實行關稅減免。該命令要求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和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貝森特預告華府大砍咖啡與香蕉關稅,川普力推每人2千美元關稅紅利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四預告,華府即將公布一籃子關稅調整方案,針對咖啡、香蕉等無法在美國本土種植的日常消費品大幅削減進口關稅,目標是壓低物價、紓緩民眾對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的壓力。與此同時,白宮重申,總統川普仍致力落實向多數美國民眾派發人均2,000美元關稅紅利的承諾。貝森特表示,此次聚焦的品項包括咖啡、香蕉及部分熱帶水果,雖未披露具體調降幅度與生效時間,但強調相關商品價格將「實質回落」,川普日前也公開表示將下調咖啡關稅,重新打開部分咖啡進口的大門。從物價結構來看,咖啡與香蕉確實是近年漲幅突出的品項。最新9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烘焙咖啡支出按年飆升19%,速溶咖啡價格年比大漲22%;香蕉價格年漲升7%,整體新鮮水果價格則幾乎持平。分析人士認為,在關稅本來就偏高的情況下,若調降部分進口品項稅率,將有助於通膨數據在未來幾個季度逐步回落,為貨幣政策操作創造更大空間。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巴西是美國最大的咖啡來源國,而香蕉主要進口自危地馬拉、厄瓜多爾、洪都拉斯及哥斯達黎加等國。美國目前對巴西咖啡徵收約50%關稅,屬全球偏高水準,下調
財訊快報 ・ 1 天前美官員:與台關稅談判取得進展 年底有望達更多協議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025年11月13日專電)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美國一名資深官員今天在背景簡報中表示,美國持續與其他貿易夥伴談判,包括與台灣之間「已取得許多進展」;今年底前有望達成更多貿易協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關稅措施不斷,包括針對全球各國實施對等關稅,其中台灣暫時性關稅稅率為20%,台美持續談判。總統賴清德日前形容,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而台灣目標月底前與美敲定協定。美國一名資深官員今天在背景簡報向媒體說明美國和阿根廷、厄瓜多、薩爾瓦多及瓜地馬拉達成的貿易協議架構。被問及接下來可能達成的貿易協議,這名官員指出,美國和越南、印尼已發布聯合聲明,近期和印度之間也有許多正面進展。官員還說:「我們和台灣已取得許多進展。」這名官員表示,有一些協議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達成,不過最終決定權仍在川普手中。談及美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官員指出,目前已有許多正面進展,「我們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有更多(協議)」。行政院13日表示,「台灣模式」與美日、美韓之間的投資模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墨西哥對華加徵高關稅遭內部反彈再度押後,製造業憂成本飆升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墨西哥對中國產品加徵高額關稅的計畫再度推遲,知情人士指執政陣營與製造業界反對聲浪升溫,擔心此舉將推高機械、零組件與原材料進口成本,削弱本土產業競爭力,並衝擊物價與就業。按照先前提案,關稅對象涵蓋汽車與零部件、鋼鐵、紡織等品類,稅率最高可至50%(目前中國進口整車關稅約20%)。內部討論焦點在於課徵範圍與細項標準遲未統一,財經部門意見分歧,使得與民間團體磋商更趨複雜。執政聯盟內亦出現顧慮,有國會議員主張現階段不宜升高對中貿易摩擦,認為應在保護本土產業與維持對外多元貿易之間取得平衡。企業界則警告,一旦落實,進口與物流服務成本上升恐達三成,部分終端商品價格或翻倍,對低收入族群影響尤甚。目前墨西哥國會會期將於12月15日結束,立法優先順序可能讓關稅議題延至明年2月續審。若今年無法完成審查,相關爭議恐延長,企業投資與採購決策不確定性升高,外商布局與邊境供應鏈調整勢在必行。
財訊快報 ・ 3 天前《國際產業》防風險 通用促零件商撤出中國
【時報-台北電】路透引述知情者報導,通用指示數千家零件供應商,在供應鏈裡取消來自中國大陸的零件,該美國汽車大廠還給部份供應商設下2027年最後限期,要求他們完全解除與中國的採購關係。 知情者指通用管理層不斷要求供應商,為其原料和零件尋找中國以外的替代來源。最終目標是把供應鏈完全撤離中國。通用為此給部份供應商設下2027年最後限期,以切斷他們在中國的採購關係。 通用去年底已對部份供應商提出相關指示,但今年春天因中美貿易戰持續惡化,讓其要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安排變得更加緊迫。此舉是加強其供應鏈「彈性」的更廣大策略一部份。 今年來中美關係緊繃,成為汽車業高層優先處理問題。雖然中國一直是汽車業重要的零件與原料等供應地,但川普對中國關稅態度反覆無常,潛在的稀土供應瓶頸和晶片短缺,都促使汽車業重新思考與中國的關係。 汽車與零件供應商響應川普鼓勵投資和創造就業等主張,不斷擴大在美國生產規模,同時也感受到美國對中國的關係,正出現長期和跨黨派的轉變,從而促使部份美商計畫解除與中國建立數十年的供應關係。 通用讓供應鏈去中國化的主要目標,是針對在北美組裝汽車所使用零件和原料。北美是其全球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地。通用
時報資訊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