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課徵25%汽車關稅 德國製造商恐受衝擊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2025年03月27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進口至美國的汽車徵收25%關稅,引發德國汽車業關切與政界反彈。德國汽車製造長年深耕美國市場,恐面臨沉重衝擊;專家並警告此舉是對自由貿易體系發出「致命信號」,可能加劇跨大西洋貿易摩擦。

川普(Donald Trump)於美東時間26日上午在白宮召開記者會表示,對進口車加徵25%關稅旨在縮小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促使國際車廠遷往美國生產,宣稱此舉是「美國解放日」開端,並預告下週將推出更大規模的關稅措施。

紐約時報引華爾街顧問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數據指出,目前美國約有半數汽車仰賴進口,即使是在美國境內組裝的車輛,也有近6成零件來自國外,主要供應國包括墨西哥、日本、南韓、加拿大和德國,在墨西哥與加拿大都有設廠的德國車企,預估遭受巨大衝擊。

對於來自白宮的消息,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今天凌晨緊急發布新聞稿,主席穆勒(HildegardMuller)表示,川普此舉是對以自由與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發出「致命信號」,不僅會對車企與相關供應鏈造成負擔,最終會對包含北美市場的消費者帶來負面影響。

VDA今年2月一份針對汽車製造相關中小企業的調查指出,高達86%業者認為自己將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波及,其中一半表示因供應鏈受影響而有間接受害,1/3則會受直接衝擊。

穆勒指出,德國汽車產業與美國已有數十年穩固合作關係,不僅出口車輛至美國,更在當地投資設廠、創造就業。截至目前,德國車廠與零組件供應商共在美僱用約13.8萬人,其中4.8萬人任職於汽車製造廠,9萬人為零件供應鏈從業者。

她強調,美國本身也是德國汽車全球生產重要的一環。2024年,德國車廠在美國生產超過84.4萬輛汽車,其中約半數出口至全球其他市場,顯示德國汽車對美不僅是進口商,更是創造出口、投資與產值的長期合作夥伴。

穆勒因此呼籲美歐儘速啟動雙邊談判,就汽車產品的關稅與法規障礙取得共識,以保護跨大西洋的貿易夥伴關係與就業市場。

除了產業界,川普對汽車加徵關稅也第一時間在德國政界引發反彈。

基民盟(CDU)外交事務專家拉謝特(ArminLaschet)接受德國公共電視台ZDF訪問時表示,德國與歐盟應全力回應,建議比照2018年貿易衝突期間的「雙軌策略」,一方面對美國祭出反制性關稅,一方面維持談判空間,以守護德國核心產業利益。

前外委會主席洛特根(Norbert Rottgen)則認為,德國應保持冷靜與自信,強調下一步應採取「理性、不慌亂、以歐洲立場出發」的方式,回應川普帶來的關稅衝擊,也呼籲現德國看守內閣儘速與準政府協商,做好團結一致因應關稅挑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