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區很不同!「台北雙星」翻轉西區 北車後站房價漲75% 屋主頻喊驚天價 專家:都更浪襲未來很不一樣|房價狙擊手
Yahoo奇摩房地產每週一推出「房價狙擊手」,藉由精準的房價趨勢觀察、分析,帶您掌握第一手房市交易熱門區域行情,在議價的關鍵時刻出手零失誤。
【文/連珠君】備受各界期待的「台北雙星」正如火如荼興建當中,預計增加8.8萬坪頂級商辦,被視為是台北市翻轉東西軸線的關鍵,而身處其中的後站生活圈首先受益,房價一躍沖天,去年均價突破百萬元,近10年來更有高達75.2%的漲幅。專家指出,此次央行祭出限貸令,終結屋主漫天喊價態勢,回歸理智,但持續看好後市,待「台北雙星」2027年完工,建商也陸續都更興建新案,未來會變得很不一樣。
台北車站為台鐵、高鐵、機捷、捷運板南線、淡水信義線、松山新店線等6鐵共構車站,同時有長途客運轉運站,為全台規模最大車站。
台北車站後站商圈有京站、建成市場、華陰街商圈、北車商圈等,離中山商圈也不遠,機能豐富。
「台北雙星」為機捷台北車站聯合開發案,預計2026、2027年完工,預計釋出8.8萬坪頂級商辦,備受各界期待。
新建設復興舊商圈 新案站上百萬大關
台北車站後站隸屬大同區, 早期以百貨批發產業聞名,但隨著信義計畫區、東區興起,後站生活圈一度沒落冷清,台北市政府開啟「西區門戶計畫」、「台北雙星」計畫,希冀復興西區舊城區,終在「台北雙星」底定興建,有了突破性的變化,8.8萬坪的辦公空間及酒店、商場的釋出,將搶佔頂級辦公市場,帶來大量的就業人口,創造千億元以上的經濟產值,尤其2027年完工後,成為台灣第2高樓,改變西區天際線。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過去10年來,大同區與後站商圈的房價變動大抵相符。其中,2015~2017年間,兩區房價相對接近,直至2018年開始,後站商圈的房價顯著上揚,之後歷經疫情波動,雖有房價盤整,但之後又隨區域新案持續推陳出新,進而於2024年突破每坪百萬元大關。而大同區房價成長則相對穩健,僅呈現緩步增長。
至於為何後站商圈會自疫情後房價飆升?賴志昶表示,主因為區域受惠於「台北雙星」、「西區門戶計畫」等議題發展,區域磁吸品牌建商持續進駐,加上區域亦有機場捷運北門站等交通建設,使該區對建商而言更具吸引力,加之區域亦有不少都更、改建議題,衝高區域成交單價,讓該區平均房價行情有顯著成長。
永慶房屋南西店店長黃志偉表示,喊了10餘年的「台北雙星」動工,鋼骨結構出現,加上新建案頻頻開出高價,對後站生活圈房市有十分顯著的帶動,中古屋屋主漫天喊價,每個屋主都希望賣出天價,而在去年919限貸令後有了好轉,價格恢復理性,但價格依舊居高不下。
尤其是台北車站到中山站之間,捷運沿線規劃線形公園,環境較為新穎,又有京站、中山站商圈帶動,指名度最高,特別在中山站周邊,觀察以往經驗,該區經歷房地合一稅、疫情等,房價都沒有跌,加上釋出不多,保值性相當高。
京站機能強 使用權產品門檻低
台北車站正對面的「京站」擁有商場、百貨及轉運站等機能,雖然僅有使用權,但只要半價就能入住精華地段,對於經常需要南來北往的民眾,以及自住的長輩,都被台北車站便利的交通吸引,特別的是,「京站」原本貸款成數就只能5成,為少數不受限貸令影響的社區。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表示,台北車站後站區域原本就擁有完善的捷運、火車、高鐵的交通機能,以及京站、建成市場、華陰街商圈、北車商圈等熱鬧商圈,「台北雙星」的利多自然影響台北車站後車站房市,尤其當地區域狀態本來就較老舊,話題與商場商辦的實質效益帶動新案不斷推出,改善老舊城區地貌,而房價上,目前新案如「宏道一品」開價每坪140~160萬元,也算是新案區域行情,畢竟為市中心地帶,都可說是台北市門牌應有表現。
【在地帶路】公寓行情每坪約60萬 適合長期投資
黃志偉表示,若想在後站找便宜屋,建議往「台北雙星」旁的重慶北路、延平北路一帶覓屋,屋齡30~40年的公寓一般在每坪60萬元上下,屋齡20~30年的華廈均價則在每坪70萬元,該區市容雖然較為老舊,但等到「台北雙星」完工,周邊機能也會隨之開發,相當適合長期置產,但要有至少等待5~10年發展期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