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市場震盪 平衡基金趨吉避凶

【時報-台北電】據晨星基金統計,有逾百檔基金被歸類在平衡基金中,今年來平衡基金績效差異大,績效前三檔基金年來報酬率逾5%,呈現負報酬率也不少,更有13檔基金年來報酬率下跌5%以上。法人表示,平衡基金仍會隨勢波動,股債配置比重及選股標的依然重要。以過去經驗為例,「股六債四」的資產配置,危機後一年,多有不錯的表現。

海內外平衡基金多達112檔,因為每檔基金股債配置不同,有的以投資股票為主、債券為輔;有的是以債券投資為主,股票為輔,加上投資標的不一,因此,在市場波動大時,這些平衡基金績效有差異是可以理解的。

摩根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今年來受到川普關稅政策的影響,全球市場雖然震盪加劇,但主要債券指數皆普遍上漲,此外,部分另類資產如美國REITs指數、美國特別股與美國基礎建設股票、表現也優於美股大盤,可見儘管市場擔心川普的關稅政策與移民政策可能會衝擊到美國經濟,但市場期並未過度反應,部分風險性資產如MSCI中國指數、道瓊歐洲600指數與MSCI拉丁美洲指數與MSCI全球高息股指數等皆同步上漲,可見當前市場的修正,主要集中在過去幾年漲多的市場,並未全面擴及到風險性資產。因此,採取股債平衡的投資策略,還是較能收到持盈保泰的功效。

林雅慧補充,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和通膨風險可能引發短期市場波動。然而根據過往經驗顯示,以「股六債四」的資產配置為例,在過去12次危機後的1年和3年內,扣除現金報酬率後,多有不錯的表現。

富蘭克林穩定月收益基金暨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即指出,通膨黏著將使聯準會更加謹慎行事,政策不確定性下,美國經濟將有所減速,所幸利率維持偏高水位有利於債券收益投資,股市表現則將由企業獲利與股利增長主導,保持彈性與多元策略,可掌握收益與價格錯置下的進場機會。

MFS全盛全球資產配置基金投資團隊表示,MFS平衡式基金主要投資於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股票和債券,採用彈性配置的策略,股票投資組合中股票的幅度通常是50%~75%高於債券25%~50%。依該基金月報顯示,至2月底,股票配置比重近60%並著重在估值較內在價值為低的大型公司,其他則配置在債券、現金等。(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