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美擴大深海採礦 對抗陸稀土地位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24日簽署擴大深海採礦的行政命令,打算快速在美國和國際水域開採鎳、銅和稀土等具戰略重要性的礦物,對抗中國在關鍵礦產的主導地位。

川普表示,「保持在深海科學技術與海底礦物資源的領先地位,符合美國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這項行動目的在對抗中國在海底礦產資源日益增加的影響力,並加強與美國盟友的合作關係,確保美國企業處於有利位置,支援那些有興趣開發海底礦物的業者。」

這項行政命令要求川普政府依據1980年的《深海資深礦產法案》,加速開發深海採礦和加工能力,以及加快核發採礦許可,稱這些礦產對基建、先進國防能源系統和製造業至關重要。

川普的行政命令涵蓋在美國水域和國際水域採礦,並與正在本國領土進行深海採礦的國家合作。川普強調,缺乏這些行動將讓中國主導深海採礦產業。

深海採礦是利用重型機械從海底取出礦物和金屬,例如鈷、鎳、銅、錳和稀土,這些金屬在海床上形成多個如馬鈴薯大小的結核(nodules)。上述關鍵礦物的終端用途廣泛,包括電動車電池、風力渦輪機和太陽能板。

美國官員表示,美國水域估計有超過10億噸含有錳、鎳、銅和其他重要礦物的結核。開採這些資源可以讓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在10年間增加3,000億美元,並創造10萬個工作機會。「我們希望美國在海底資源領域領先中國。」

不過環保人士強烈反對這項計畫,不希望地球最後一塊淨土遭到破壞,稱這將導致物種滅絕。科學家警告,深海採礦對環境的全面衝擊難以預測。(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顏嘉南/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