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川普談汽車關稅理由 2019國安調查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周三宣布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件課徵25%關稅,主要的立論基礎來自於他第一任期的一項調查,認為汽車進口威脅了美國工業和國家安全。

川普在聲明中說,在2019年2月一項調查的一些發現,至今仍具有意義,此外在新冠疫情過後,甚至擴大了問題。

川普說,與韓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談判和貿易協定,並沒有充分改變貿易平衡,外國汽車業在「不公平的補貼和激進的產業政策」的支援下,實質上大幅成長。

聲明中說,目前美國銷售的汽車只有大約一半是在美國國內生產的,這種下降情形危及國內的工業基礎和國家安全。而且自2019年調查以來,美國製造的佔比一直停滯不前,美國的汽車業就業機會也沒有增加。

白宮在一份事實說明報告中說,2024年美國人購買了約1600萬輛汽車、休旅車和皮卡車,其中約一半是進口的,另外一半的國內製汽車,估計在40%到50%之間。

川普說,汽車關稅將在他整個任期內都有效。這樣的措施也受到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等工會的歡迎。

該關稅行動是基於商務部在2019年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進行的調查,調查發現,「過多」的外國汽車進口,削弱了國內工業基礎,可能危害國家安全。

該調查報告說,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依賴於美國汽車製造商,來發展高科技產品和軍用車輛,而市場佔比的下降,侵蝕了對尖端新技術的投資。

該報告提出了三種可能的補救措施,分別是:與其它國家談判、對汽車和某些零組件課徵高達25%的關稅、對輕型多功能車徵收35%的關稅。

川普在第一任期時威脅要徵收25%的汽車關稅,但最終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周三重申該調查結果,並稱問題持續存在,並可能危及美國國安。

白宮也表示,202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川普在第一任期對超過30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減少了來自中國的進口,提振了國內生產,對價格產生「非常輕微」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