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高息ETF也有雙胞胎 主動高息基金更勝被動

國際股市不確定因素增加,台股近期高檔震盪,不變的是投資人對高股息ETF的喜愛,拜這波熱潮所賜,幾百年沒有接到通告的我突然生意上門,哈哈,要談的話題都是高股息ETF。

「你們節目最近不是談很多ETF,還要再談?」我好奇的問製作人。

「也是,那姐姐覺得還有什麼話題可聊?對投資人來說比較新鮮?」製作人回問我。

我懂電視台要收視、網路節要流量,還要對上大多數投資人的喜好,只要聽到高股息三字就會眼睛耳朵通通打開伸過來,所以,我幫忙想了一個全新的主題,叫做─台股高股息被動基金也有雙胞胎!

其實,這個題目也不算新鮮,對主動基金較熟悉的投資人應該都知道台股基金中有主動式也做月配的高股息基金,剛巧被動式採月配的00939和00940賣翻,00929也很搶,統一和元大兩家投信嘟嘟好各有一檔主動月配高息基金,復華也剛在募主動月配加科技高息的新基金,今年因被動式ETF太夯,大家忽略了原來主動也有高股息基金,趙姐把同家投信發行性質相同,都是強調高配息的主被動基金一起比一比,沒人聊過,姐自己高興當成個新話題嘍。

嚴格說來真正的高股息雙胞胎只有一對,意思就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那就是國泰台灣高股息基金和00878,其他統一、元大、復華等投信是稍廣義的把出生年月日相近的同投信(同父母)生,重點是站出來也很像雙胞胎的兄弟姐妹檔,一樣是成雙成對, 趙姐費了功夫把各對雙胞胎都找出來,大家看看像不像。

答案是,不像?主動的績效比被動好,累積型的主動比配息型的主動更好。

台股高息ETF也有雙胞胎 主動高息基金更勝被動
台股高息ETF也有雙胞胎 主動高息基金更勝被動

最明顯的是國泰投信生的雙胞胎,2020年7月進場至今年4月,也快四年,同樣採月配的主動高息基金,績效達120%,如果不配息的累積型高息基金則達174%,而00878是77%,把配的息全部回推到淨值,都還是無法超過主動累積型高息基金的淨值27元,而且主動高息基金當時發行價是10元,雙胞胎哥哥00878還是15元,大家已習慣盤面上用市價交易ETF,但最終一檔基金的總價值仍舊看淨值,只是多了一個掛牌交易的市價,對投資人就是多了一個方便買賣的管道,所以為何市價高於淨值太多,也就是溢價太高時不要買,就是偏離原本的價值太多的意思,你買貴了。

廣告

統一投信家有一對幾乎前後只差半年、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親兄弟,但兩檔都強調挑成長股兼高配息,選股精神很像,也稱的上是雙胞胎,那就是主動的統一高息優選基金和被動的統一高息動能基金(00939),你一定後悔說怎麼去年沒去買統一高息優選基金,不用搶破頭喔,去年9月進場至今只有7個月,累積型和配息型報酬各有23%和22%,累積型還是高一籌,而主動配息型於今年4月起開始月月配了,4月配第一次就有0.08元,也馬上填息,重點是,當時買主動式高息新基金的發行價只要10元,大家不是很愛10元嗎?

長期以來拿台股基金大獎無數的統一投信,很會操主動基金已經是美談,主動月配的統一高息優選基金的經理人陳釧瑤就是常勝軍統一奔騰基金借將過來的同一位經理人,主動式選股搭配高息題材,是會讓投資人期待,有趣的是,不論統一或是國泰投信,主動式累積型高息基金的規模都比主動月配息型高息基金來的大,可見PRO級的投資人很懂,利息滾進再投資的報酬,比你每個月利息先拿走放口袋都高的多,大家不妨再回刷一次表格來比較。

另外有一檔主動高息基金不在表中,那是野村台灣高股息基金,2005年成立時就確定做不配息,那時沒有現在這麼流行高配息商品,野村也是台股基金長期操作績效很穩的一家投信,現回頭一看,如果成立買進放到現在,配的息全部累積至本金再投資,報酬高達547%,野村台灣高息基金目前主動高息基金年紀最大的一檔,比0056年紀還要大,這麼一比,時間拉長看,發現台股累積型的高息基金報酬是台股主被動配息基金中表現最好,剛好野村00944剛募集完,野村也即將同父母生的主被動高息基金親兄弟。

復華投信也在複製雙胞胎,00929變出一檔主動式高息科技基金,才剛募集,截稿前尚未進場,但復華除了被動00929非常成功之外,近年台股主動基金和2021年成立的一檔半年配主動高息基金的績效都不是很好,後者到現在都成立3年,半年配只配了2次,兩次合計配的很好,但2022和2023都沒配,沒有人問這檔基金發生什麼事?

元大投信2020年很轟動募的龍頭基金就是最早主打主動高息月配,有無發現同樣是主動累積型(73%)比配息型(13%)的績效好很多,後者四年來配了多達5元,從淨值的差距可以看出,就是息全部先配出來,沒有累積再投資的結果,就算息全部加回去,累積型的淨值還是最高。

很明顯的,用短期半年看,元大主動高息基金的績效大輸統一,與國泰主動高息基金一樣是2020年成立,同期基金相比,也是遠遠落後,可惜規模龍頭,績效並未龍頭,汲汲營營衝刺被動式基金,缺少主動式的研究團隊做後援,過於失衡,都呈現在主動式基金績效之上,如果你想挑一檔主動式高息基金,應該心裡是有底。

趙姐只是給喜歡高息商品的各位多找一個選項,主動也有高股息基金,也可以做為配置,雙胞胎的比較想要傳達給投資人,利息只是先拿和後拿,累積再投資的效果更好,也再次提醒大家,你是只在乎每月利息配的高,沒在管本金的減損或波動,還是你會把配息與淨值表現放在一起用總報酬來看;你是用長期投資的想法去配置高息商品,還是那一檔高去那裡,除到了息,再換一檔配息配的更高的,短期績效的好壞,可能跟進場時點有關,我們還是希望大家放長一點去思考投資布局,別被只想配多高多高這件事綁架,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上作者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請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PS. 文章也會分享至一姐趙靖宇粉絲團投信一姐同學會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