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韭菜翻車!華星光違約交割1679萬元 上櫃今年第三起

又有韭菜翻車!有券商通報光通訊廠的華星光(4979)發生違約交割1679萬元,為今年以來上櫃公司第三起個股違約交割案例,也是今年以來金額第二大的個案。

又有韭菜翻車!華星光違約交割1679萬元,上櫃今年第三件。圖/取自Getty images
又有韭菜翻車!華星光違約交割1679萬元,上櫃今年第三件。圖/取自Getty images (Oscar Wong via Getty Images)

台股今日終場下跌722點,跌點史上第八大,上櫃再爆大額違約交割案。櫃買中心今日公告指出,券商第一華江申報光通訊廠的華星光違約交割1679萬元,為今年以來上櫃公司第三起個股違約交割案例。

根據櫃買中心統計,今年第一起違約交割發生在2月11日,IET-KY(4971)違約交割金額1,631萬元;第二起是昨天的波若威違約交割案,金額為2,420萬元,是今年以來最大筆。

違約交割最常見原因,就是帳戶餘額不足。投資人在證券市場委託買賣成交後,需留意在成交日(T日)起算的次二個營業日(T+2日)上午10點前,在交割帳戶準備足夠支付買賣有價證券的價款,以完成交割,如果在T+2上午10點前投資人交割帳戶內的餘額不足,銀行扣不到投資人應該要繳交的交割價款,就會發生「違約交割」。

投資人若違約交割,不僅可能要負擔法律上的責任,也會對個人信用產生負面影響,投資人應審慎評估投資狀況,並隨時留意交易紀錄,同時也要注意交割帳戶餘額是否充足,避免無法履行交割義務,以維護自身投資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