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精材去年EPS升至6.15元 今年H1營收估持平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精材(3374)周二召開線上法說會,精材去年獲利成長2成,年度每股盈餘升至6.15元。展望今年,精材董事長陳家湘表示,預估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比持平,但地緣政治、關稅等不確定性,加上電價干擾、新廠折舊提升,全年度預估比去年相對保守看待,今年度毛利率恐遜於去年度表現,營運表現仍觀察下半年旺季測試稼動率能否提升來決定。

精材去年財報,營業收入淨額70.60億元,年增10.5%;營業毛利24.93億元,年增14.4%,毛利率35.3%,年增1.2個百分點;營業淨利率28.0%,年增1.3個百分點;本期淨利16.70億元,年增21.4%;每股盈餘6.15元,相較112年的5.07元回升。精材年度銷貨量,晶圓封裝(千片八吋約當晶圓)2.94億元,年增2.6%;晶圓測試(千片十二吋晶圓)6.35億元,年增24.4%。

精材董事長陳家湘表示,去年度財報表現比去年初預估較好,其中車用表現顯著,去年相關客戶庫存調整有成效,需求復甦;精材整體CSP營收年增1成,車用CIS營收年增26%,測試營收年增15%,測試稼動率居往年高檔。

展望今年,陳董提到,預估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比持平,全年度預估比去年相對保守看待,下半年觀察測試稼動率。精材今年上半年CSP需求下降,CIS CSP需求持平、3D感測需求元件需求下滑,而新廠加入帶動測試營收成長,精材第一季測試機台開始進場,但第一季開辦費和第二季新增折舊,仍皆影響獲利,預估新廠效應,今年折舊會有5-6成成長幅度。

陳董進一步表示,今年度受到地緣衝突的不確定性、關稅壁壘加深的預期,展望仍不太明朗,恐拖累各區域經濟發展,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終端需求,加上電價干擾,電價轉嫁有相當難度,拉低毛利率,今年度毛利率恐遜於去年度表現,營運表現仍觀察下半年旺季測試稼動率能否提升來決定。而客戶產品世代更替及供應鏈策略調整,更將衝擊3D感測光學元件未來營收與獲利。不過12吋CIS CSP產穩定增加中,積極導入更多新產品,擴大營收占比。而影像感測市場整體封裝,預估跟去年持平,雖然主要歐美車廠市況較弱,但中國車廠狀況蓬勃,一增一減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