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鏡清:回流台灣企業不算少 將優化投資環境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4日透露,由於許多台商在中國大陸、東南亞生產基地的對等關稅都高過台灣,因此部分台商將回台灣生產,或調整供應鏈結構在台組裝,「要回到台灣的企業不算少」,國發會擬推出整體優化台灣投資環境措施,協助業者取得土地與人才。

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午率領部會首長舉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記者會,公布880億元協助方案,並指示國發會擬定中長期應對方針,以面對經濟發展指標可能受到實質面影響。

劉鏡清表示,國發會將提出中長期方案,藉由擴大對台投資、透過投資增加高薪就業機會、增加民間消費,讓出口再成長。

劉鏡清舉例,相較之下,對許多在中國大陸及越南設廠的台商說,在台灣的生產成本較少,因此其短期因應做法是回到台灣、擴建既有工廠,或讓海外工廠製造半成品再進到台灣組裝。

對於希望往海外進軍的企業,劉鏡清說明,政府會協助並輔導其進行供應鏈重組,如協助台商掌握AI供應鏈非紅化商機,開拓新市場、分散市場(風險),針對產品生命週期已達成熟程度的廠商,則協助其進行研發轉型,開發更多高值化產品。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65歲退休存多少才夠?醫療準備金1年8萬、2%通膨…專家試算:扣掉勞保勞退「555萬堪用」
建中、北一女被擠掉!台灣最強中學「5A生也進不了」 專家揭亂象:從國小就要搶
領22K逆風開局 37歲半退休滿周年 存股達人底氣曝 「最大收穫是工作零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