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電》2025展望樂觀 聚賢研發衝111元新天價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半導體特殊氣體二次配廠務工程廠聚賢研發-創(7631)13日以每股70元轉創新板上市掛牌,股價一路震盪走升,今(27)日在大盤重挫333點下持穩向上,在買盤敲進下放量勁揚5.21%至111元、改寫上市新高價,三大法人本周亦偏多操作、迄今買超14張。

2018年1月23日成立的聚賢研發以廠務工程起家,聚焦半導體特殊氣體二次配廠務工程及相關技術的設備與服務,並延伸到水、電、氣、化等廠務端製程管路,客戶群涵蓋半導體、光電、醫療、太陽能、電子級化工廠及國內外製程設備等產業。

聚賢研發2024年合併營收創8.5億元次高、年增20.62%,惟營業利益1.38億元、年減22.58%,為近4年低,加上業外顯著轉虧拖累,使稅後淨利0.92億元、年減35.91%,每股盈餘5.51元,雙創近5年低。毛利率31.26%、營益率16.32%,亦分創近4年、近5年低。

聚賢研發說明,2024年營收成長但獲利反向下滑,主要由於布局海外設立子公司,導致相關營業費用增加,以及過往因承包商施作工程疏失,首季於業外認列一次性賠償損失2538萬元、影響每股盈餘達1.51元所致。

受惠AI需求推升半導體前景,帶動國內科技廠廠務工程需求強勁,聚賢研發目前台灣市場在手訂單持續攀高、達約11億元,2025年前2月自結合併營收1.26億元、年增達45.57%,公司看好2025年營收可維持雙位數成長、改寫新高,且獲利應可優於2024年。

同時,聚賢研發積極拓展海外市場,2024年已於日本、新加坡、德國等地設立子公司,布局承攬廠務工程及再生能源等業務,其中,日本子公司已開始貢獻營收,新加坡則規畫爭取統包工程,可望自第四季起開始貢獻營收,挹注成長動能。

此外,聚賢研發亦提供製程設備相關零組件開發、製造及維修服務,製程設備零組件已通過終端美系設備商驗證且持續取得訂單。隨著全球半導體客戶穩定推進國內外新廠擴建與擴產,廠務工程市場需求正向發展,聚賢研發今明2年營運表現有望逐年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