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股》瑞儀Q1 EPS降至2.33元 關稅今年營運保守看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瑞儀(6176)周四召開實體法說會,由董事長暨總經理王昱超、財會管理本部協理黃(涼)主講,公布第一季營運成果與未來展望。瑞儀第一季營運淡季不淡,單季獲利減少4成,EPS降至2.33元。展望今年,5、6月營收因提前拉貨而有所提升,但關稅恐使得年度保守看待,但瑞儀持續執行新產品擴產計畫,超穎透鏡已量產出貨,並持續執行擴產計畫,預計全年度整體資本支出年增加4-5倍,資金用於新廠建置及設備購置,預估明年2026年資本支出亦將與今年持平。董事長提到,不過在動盪世界中公司有信心,客戶仍看到公司新的價值。

瑞儀周四公布第一季財報,單季營運淡季不淡,首季營業收入淨額120.28億元,年增11%、季減18%;營業毛利23.86億元,年增13%、季減20%,毛利率持平至20%;營業淨利12.46億元,年減2%、季減29%,營益率降至10%;本期淨利10.85億元,年減44%、季減41%;單季每股盈餘2.33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18元、去年第四季的3.93元。

瑞儀2024年集團合併營收516.3億元,年成長17%,為近三年次高;營業毛利106.9億元,毛利率年增加0.58個百分點;稅後淨利72.7億元,年增38%,換算每股純益15.63元創下歷史新高。瑞儀連續七年賺逾一個股本,並擬自2024年盈餘配發每股10.5元現金股利,為連續第三年派發雙位數股利,配發率達67.17%,以周四收盤價159.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6.58%。

美國對等關稅干擾,瑞儀占營收大宗的背光模組產品須觀望全球景氟,地緣政治緊張、總體經濟數據疲軟等都將影響市場需求,針對整體營收與出貨量,瑞儀保持謹慎態勢。展望今年,瑞儀持續執行新產品擴產計畫,預計全年度資本支出較去年增加4-5倍,資金用於新廠建置及設備購置,預估明年2026年資本支出亦將與今年持平。

針對關稅影響,董事長王昱超進一步提到,動盪時機,黑天鵝滿天飛,各產業直接間接衝擊皆無一倖免,衝擊總體問題,瑞儀直接影響幾乎沒有,但間接影響無一倖免,4月營收恐下降,但5、6月營收預估因提前拉貨而有所增加,今年恐沒有樂觀的理由,全年營收預估是高個位數的下滑,只能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不過在動盪世界中公司有信心,客戶仍看到公司新的價值。

新產品方面,前光板產品被電子閱讀器、電子紙領導品牌採用,2024年出貨量已見429%的增長。隨著技術革新,全彩、低眩光、防止視覺疲勞的電子閱讀材料將備受市場青睞,瑞儀會與芬蘭子公司Nanocomp協力開發高性能、超薄的前光板。另外,年初完成併購的丹麥子公司NIL Technology,也於第一季收到超穎透鏡訂單並開始量產出貨,進度提前好幾季度,用於工業用機器人3D感測等應用。有來自消費性電子產品、機器人、車用與生醫等客戶與瑞儀積極洽談中。

瑞儀2025年除了持續深化核心技術,也會持續布局海外產能。越南廠預計今年第三季即可完成驗收、第四季開始投產;馬來西亞廠新建超穎光學量產線也會在今年第三季投產。瑞儀會檢核海外各生產據點成本結構、落實精實化生產,以整合全球資源發揮集團綜效。瑞儀國內設廠方面,高雄廠#7預計2027年量產、竹南2028年量產。

瑞儀自2023年起邁出轉型腳步,全力打造集團成為更全面的光學解決方案提供者。今年王昱超董事長延續過往談話基調,集團將維持自主強化與併購雙引擎策略。目前新加入的子公司,已發揮綜效並提供新的附加價值給前光板與超穎光學客戶。瑞儀會穩固新產品線的成長,並對全球人力和生產據點保持彈性布局,以成為客戶於高精密光學元件量產之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