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與共生!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 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

一棟建築可以承載多少故事!百年歷史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是日據時代的「國家教堂」,也是二二八事件以後遣送日本人回國前寄宿的安身所。被列為歷史建築的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歷經二次失火及長期遭佔用,終於在2002 年由教會收回,獲准整修使用,歷經8年工期,其間成就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樹立文資保留的典範,也見證眾人無私奉獻的信念善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新建宣教中心2020年9月10日峻工啟用。(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新建宣教中心2020年9月10日峻工啟用。(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普世合一 濟南教會見證歷史

走在台北市中山南路和濟南路口總會被哥德式建築的小尖塔、塔樓的教堂吸引,這位在立法院旁的濟南教會於1916年落成,設計者是日據日代總督府營繕課建築師井手薰,並由森山松之助顧問指導設計興建。2019年,一位90多歲日本阿嬤來台灣,特別到濟南教會尋根,因為日本時代教會的主日學教室就是她幼稚園的教室。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圖取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臉書)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圖取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臉書)

濟南教會是日據時期日本人專屬的禮拜堂,二戰日本戰敗後產權收歸國有,回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管理,當時隨國民政府來台灣信徒的「國語禮拜堂」依附於此,共用濟南教會。1998年5月4日,濟南教會經台北市政府公告為直轄市認定古蹟。至今教堂仍由兩個不同宗派的教會共同使用,展現普世合一的精神。

百年濟南教會由李乾朗教授主持調查,歷經一年時間於2010年5月完成「濟南教會古蹟園區內所有建物之修復及調查研究計畫」。依規定展開禮拜堂的外牆和室內修復工程,但2002年收回的主日學教室雖經整修供聚會使用,但也是處處漏水,搖搖欲墜,因此在2010 年開始籌畫舊主日學教室修復及牧師館改建宣教中心。

李乾朗教授(前左)協助濟南教會古蹟修復和新建工程透過文資專家審查,獲准舊主日學教室在施工過程遷移,但需原貌移回原址。中為黃春生主任牧師、右為張哲夫建築師。(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李乾朗教授(前左)協助濟南教會古蹟修復和新建工程透過文資專家審查,獲准舊主日學教室在施工過程遷移,但需原貌移回原址。中為黃春生主任牧師、右為張哲夫建築師。(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修復共生 百年古蹟迎新象

濟南教會會友新光人壽吳家祿董事長奉獻資源,在2010年11月提出宣教中心改建可行性評估。規劃初期受限於舊主日學教室為古蹟,無法拆除重建,只靠牧師館原址重建,基地太小,地下室僅能做為機械升降車位,無法提供教會聚會禮拜會友足夠停車空間。幾經各方努力並在李乾朗教授的協助下,經過市府文化局邀請專家學者數度審查,終於同意舊主日學教室在施工過程可遷移,但需原貌移回原址。

廣告

兼顧古蹟維護和新建宣教中心的規劃工程,經教會透過人脈關係多方訪尋,在教友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女士推薦,於於2012年9月委由獲得全球卓越建設獎(FIABCI World Prix d Excellence Awards)金獎、知名建築師張哲夫擔綱,在12月提出規畫案,設計地下室範圍包含舊主日學教室及牧師館,可勉強規劃坡平車位,張哲夫建築師並克服建蔽率、容積率和建物高度不得超過教堂屋簷高等重重限制,善用免計容積爭取空間,運用設計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的精神,規劃了陽光樓,將聚會空間大量轉入地下一層,地上只施作二層,降低視覺壓迫感,並於新建部分以玻璃牆面的穿透性,在濟南路可看見受遮蔽的主日學教室古蹟。

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尊敬古蹟 特殊工法改建工程

「面對古蹟要站在一種非常尊敬的心態」張哲夫建築師說明當初設計理念指出,因為古蹟是一個歷史,是沒有辦法重現的,存在是絕對需要被尊重,設計就是朝古蹟原地原樣保存的方向,其它的「配角」就是再從量體、高度和形式顏色搭配。因此主教堂在中間,主日學教室保留在原來位置,利用對稱手法,在對面安排了新的建築宣教中心,中間保留空間。

「這改建案是一百年來最大的一個案件」濟南教會長老闕盟昌說,剛開始以為改建修復只是簡單拆拆蓋蓋就好,但深入了解才知道沒那麼簡單,因為教會是古蹟。長老林文宗見證也驚嘆「這是台灣頭一個這種工程」。張哲夫建築師說明,濟南教會案子特別之處在於基地小,要在很小的地方做相當多的工程,特別是要用兩個比較特殊的工法,一個是古蹟的遷移,另一個「逆打工法」。

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截圖自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影像紀錄─光之流轉)
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截圖自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影像紀錄─光之流轉)

台灣首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

這是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濟南教會園區改建工程雖然規模不大,僅地上兩層、地下三層,但難度甚高。主日學教室為古蹟,需由古蹟師傅施做。古蹟挪移,除了不能損毀,且挪移位置仍在工地內,連續壁需分兩次施做,恐怕是全台首例,也因此必需使用「逆打工法」先施做主日學教室原址1樓樑柱版,移回古蹟後,才能往下逐層開挖,施做地下室。

濟南教會案子特別之處在於基地小,要在很小的地方做相當多的工程,特別是要用2個比較特殊的工法,一個是古蹟的遷移,另一個「逆打工法」。(截圖自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影像紀錄─光之流轉)
濟南教會案子特別之處在於基地小,要在很小的地方做相當多的工程,特別是要用2個比較特殊的工法,一個是古蹟的遷移,另一個「逆打工法」。(截圖自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影像紀錄─光之流轉)

濟南教會舊主日學教室在挪移過程,為防古蹟受損,特別由「全國樓房」承攬遷移工程,採用電腦同步控制油壓千斤頂,鋪軌慢慢挪移,2017年2月12日濟南教會舉辦遷移感恩禮拜,特別以8條拔河繩,,象徵全體會友同心協力遷移舊主日學教室。3月 31日主日學教室移至濟南路側。由於濟南教會園區基地空間小,連續壁除需分段施作,而且還要採用「逆打工法,」,等主日學教室原址一樓地板施作完成,再於11月24 日將主日學教室移回原處,達成當初文化局和專家學者要求古蹟原貌移回原址的目標。

2017年2月12日濟南教會舉辦遷移感恩禮拜,特別以8條拔河繩,,象徵全體會友同心協力遷移舊主日學教室。(濟南教會提供)
2017年2月12日濟南教會舉辦遷移感恩禮拜,特別以8條拔河繩,,象徵全體會友同心協力遷移舊主日學教室。(濟南教會提供)
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古蹟挪移回原位。(截圖自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影像紀錄─光之流轉)
台灣第一個古蹟移動修繕新建工程─濟南教會主日學教室,古蹟挪移回原位。(截圖自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影像紀錄─光之流轉)

看見光 古蹟新生薪傳孕育文化生命力

為保護古蹟,這樣複雜、高難度和敏感的工程,幾乎沒有營造廠商敢接手,招標過程連續發包4次均流標。高齡93歲的福住建設董事長簡德耀原本已不再接案,但一生從事慈善志業,看著教友們大家熱心奉獻的熱誠,因而挺身義務協助濟南教會承造,還不收管理費。簡德耀不是基督徒,仍本著施比受更有福的善念和熱忱 接手他這一生最後一個有意義的案子。

福住建設董事長簡德耀(中)與張哲夫建築師夫婦。(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福住建設董事長簡德耀(中)與張哲夫建築師夫婦。(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福住建設義務承造濟南教園區工程,不僅派遣工程人員常駐工地長達4年,並且動用公司發包作業人員自土方、連續壁、鋼骨、鋼筋、玻璃、 鋁窗、木作等逐案招標發包,以其娴熟的議價技巧,為教會節省許多工程款,並確保工程品質。

對台灣當代社會的經濟、藝術、文史有深遠貢獻的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女士,不僅為濟南教會園區改建工程找到世界級的張哲夫建築師設計規劃,還傾全力出資奉獻,透過藝文界人脈資源,協助透過文資審查等程序,在保護古蹟生態的前提下,一一解決老樹移植、牧師館拆除、異地重建等棘手難題。

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女士與張哲夫建築師。(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女士與張哲夫建築師。(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濟南教會宣教中心新建暨主日學教室修復從2012至2020年歷經8年,渡過了艱鉅的工程風險,終於在2020年9月20日竣工落成使用。工程期間其中兩位關建人物東和鋼鐵執行長侯王淑昭女士(76歲)和福住建設營造創辦人簡德耀先生相繼蒙主恩召,但他們及全體工程人員及會眾奉獻、無私付出,讓人們見證「光一直都在,走過日本時代,迎向民主,在明亮處照見萬物豐美,在陰暗處折射人性光輝」─濟南教會古蹟新生持續薪傳孕育文化生命力。

濟南教會宣教中心與主日學教室。(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濟南教會宣教中心與主日學教室。(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張哲夫建築師設計將濟南教會主教堂在中間,主日學教室保留在原來位置,利用對稱手法,在對面安排了新的建築宣教中心,中間保留空間。(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張哲夫建築師設計將濟南教會主教堂在中間,主日學教室保留在原來位置,利用對稱手法,在對面安排了新的建築宣教中心,中間保留空間。(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 SCFC提供)

更多生活相關新聞
雨彈開炸!東北風影響 北北基3縣市大雨特報
中發票卻領不到獎金!離譜原因曝光
吃錯柿子傷胃 「2種人3情況」別碰
鹽水雞是淘汰雞?專家:別拿這色的肉
圓寶成長記!揮別拖把熊 努力學走路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