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資訊董事長 林士茵 重承諾、守品質 用頂尖服務贏得市場

2024年底在興櫃掛牌的資服新兵仁大資訊,其實是金融業、製造業、電信業的老朋友。董事長林士茵憑著軍人子弟的韌性及女性創業者的細膩,將「服務」做到極致且創新。仁大資訊的核心價值是「我們一直都在」、「使命必達」。

「我們一直都在」、「使命必達」,說來容易,背後則是重承諾、守品質、愛護員工的價值觀所建構起來的。

出身於基隆眷村的林士茵,從小就是打工王,個性調皮搗蛋,始終有個不安分的心,不論念書、工作,都期望有一些改變。認識她的人都說「把林士茵丟去沙漠,她會提一桶水回來」。

大學念統計系的背景,讓她具備數字邏輯,畢業之後在標緻汽車電腦中心工作,見識到電腦的商業價值,爾後轉至IBM經銷商,更確定未來世界與電腦作業脫不了關係。1990年代,她已是年薪高達台幣140萬元的超級業務,一趟西藏之旅,更堅定創業的決心。

林士茵當時想,既然做生意,當然要賺有錢人的生意,而銀行最有錢。當時銀行資訊系統是IBM的天下,IBM是封閉式系統,但她認為,開放式系統架構才是未來的趨勢,於是代理HP產品,在市場典範轉移的關鍵點,小兵立大功,打贏第一場仗。

如今,客戶遍及各大金控、銀行、晶圓大廠、高科技製造商、電信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晶圓大廠所有產線所需的資安產品,亦是由仁大資訊提供。

相較於其他同業,仁大資訊最特別的是擁有強大的服務體系,全台灣擁有13個據點,提供7x24小時客戶,並自建物流車隊,提供兩小時到場,四小時完成服務的「一站式服務」。

仁大資訊一向重承諾,一件小事足以說明。某次業務人員議價時少了一個零,公司蒙受不小的損失,但林士茵說「我吞下來了」。還記得重創台北的納莉風災,某金控業者打遍電話,無一廠商可馳援,最後找到仁大資訊,雖然不是仁大的客戶,一樣接手協助。雪中送炭的革命情感,讓雙方建立的信任無堅不摧。

拓展大陸市場時,因當地假貨泛濫,林士茵執行「貨不落地」,將原廠產品直送到客戶端,防範中間的風險。因這份責任感,當她從大陸回台灣發展時,意外獲得晶圓大廠上海廠IT主管的推薦函。

有一次客戶遇到駭客攻擊,正值中秋及國慶連續長假,在西班牙度假的林士茵半夜3點接到客戶求救電話,只花30秒就同意在連續長假,提供全台50人為其服務,中間沒有提到價格,她只想「先救再說」。

為爭取最短時間恢復運作,仁大資訊用最笨的方法,讓員工帶著一堆USB坐著高鐵,一站一站沿路交給當地同仁,由同仁就近去搶救客戶的系統。這種機動式的服務,其實是源自於林士茵小時候,跟著軍人父親「移防」而得來的靈感。

林士茵說,這些服務的累積及心得,她將規劃出一套創新服務流程,預計2025年申請專利。

仁大資訊的「服務」,均站在客戶角度出發。林士茵自認是個「龜毛」的人,寧可少賺錢,但絕不能打壞「仁大資訊」及「林士茵」的品牌。

展望2025年,以海外市場為發展重點,已成立越南子公司,未來跟著客戶腳步,包括泰國、日本、菲律賓等都在規畫中。至於新的業務重點,則是看好智慧醫療。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
惠譽看人民幣 明年貶至6.7元
中研院:台灣明年通膨會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