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重點】11/16~/11/20本周台股重點回顧
【moneybar專家評析】
本周延續上周的強勢,大盤跳空後高檔震盪;美國受到疫情因素影響,高檔震盪;大盤籌碼來看,淨多單續降,外資停止回補,投信中性,券資比持續攀升。盤面來看,本周強勢股像是利基型記憶體(晶豪科等)、板卡(技嘉等)、IC基板。
【本周重點新聞】
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病例逾5688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6萬人;疫苗研發喜訊頻傳,美國生技公司莫德納旗下疫苗在第三期臨床試驗初期數據顯示有效率達94.5%、英國藥廠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的疫苗在第二期床試驗數據顯示,99%受試者施打後出現抗體,若進展順利,歐盟最快可能在今年底核准疫苗有條件上市。
美國上周初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上升至74.2萬人、連續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則下滑至637.2萬人,嚴峻疫情拖累勞動市場復甦;日本第3季GDP年化後數據較上季大增21.4%,創1968年來最佳紀錄。
特斯拉將於12月21日開盤前納入標普500指數,股價大漲。創辦人馬斯克的太空事業SpaceX於16日發射太空船,成功載運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其中,金寶、同欣電、事欣科等三台廠為SpaceX關鍵供應鏈,營運後市受關注。
輝達上季營收47.3億美元,大增57%,EPS達2.91美元,估本季營收48億美元,營收、獲利、財測皆優於分析師預期,看好電競需求續旺,相關顯卡後市樂觀,台廠業績有望受惠。
根據彭博報導,三星計劃斥資1160億美元衝刺晶圓代工業務,目標要追上主要競爭對手台積電,力拚3奈米製程後年量產;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通過台積電5奈米晶圓廠興建計畫,市府將提供2.05億美元資金改善當地基礎建設。
聯發科計劃斥資逾24億元,收購英特爾旗下電源管理晶片產線;中鋼10月稅前盈餘13.53億元,年增171%,全年有望轉盈。
經濟部針對中、日、韓、澳、紐、東協十國簽署RCEP做出產業影響評估,鋼鐵、石化、車輛、紡織、塑膠等產業可能受較大衝擊,將邀集五大產業代表商討對策。
金管會宣布,將鬆綁ETF單一投資人最高持有比重、投資人分散標準等相關限制,另外,要求投信將單檔反向ETF外資比重降到三成以下,防止外資利用相關商品炒匯;截至今年10月底債券ETF規模達1兆3361億元、股票ETF達2829億元。
【本周強弱勢類股】
本周漲幅以玻璃類指數上漲11.46%為最大,台玻(1802)大漲13.93%,其次航運類指數上漲6.26%,萬海(2615)、中櫃(2613)分別大漲20.1%、14.8%;唯二下跌的是食品、造紙類指數,分別小跌0.66%、0.05%。
未含金融類指數上漲429.91點,漲幅約為3.72%,未含電子類指數 上漲216.14點,漲幅約為1.45%,未含金融電子類指數上漲244.74點,漲幅約為1.94%。
【本周重要數據】
加權指數本周上漲443.11點,收13716.44點,漲幅3.34%;櫃買指數收171.39點,漲幅2.83%。
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52.08億元,外資買超499.26億元,投信賣超1.92億元,自營商買超54.74億元。
11/20外資台指期未平倉口數為21838口,較11/13的35230口減少了13392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