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股東會2】「地緣政治風險、市場需求、產業競合、缺電…」 股東關心議題一次看
台積電(2330)8日召開股東會,雖因疫情現場採一個主會場與上百分場進行,股東們無法親自一睹經營團隊,不過會上,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與財務長黃仁昭等高層都耐心回應股東提問,讓小股東相當肯定經營高層。
台積電這次股東會議程順利,並通過營運表冊、修訂公司章程及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等所有議案,股東提問聚焦未來建廠計畫、地緣政治風險、股價、股息以及通膨等衝擊對未來市場需求影響等。歸納股東關心議題如下:
外傳設新廠地點包括新加坡、德國等地各國評估狀況?
劉德音答:我們持續評估各個地點未來建廠方案,在海外建廠是以客戶需求為主要考量,這就是為何在美國、日本開始建廠,歐洲客戶比較少,現在繼續評估中,並沒有具體方案。
部分晶片製造廠傳出漲價,台積是否跟進漲價?
魏哲家答:台積電定價策略其實都有跟客戶好好溝通,是策略性的,不隨其他競爭者來訂策略。我們提供相當大的價值幫客戶成功,當然我們也得到良好的回報。
通膨、原物料上漲對半導體科技業影響?手機、PC、車用需求?
劉德音答:確實世界通膨持續中,尤其最近發生俄烏戰爭與中國城市封控,造成供應鏈受限,目前為止看到通膨應該從高點慢慢緩和下來,對半導體、科技沒直接影響,但或許長期過一段時間對需求會有影響,我們持續觀察中。
目前看到需求下降,主要在PC、手機,當然會持續修正我們自己生產計畫,所幸HPC、車用需求相當穩定,雖部分是台積電技術領先帶動,有些還超出供應能力,也趁這時進行出貨轉換,這是現在進行式;產能利用率還是非常滿。
何時配息可拉到3元?股價是否委屈?
劉德音答:希望股東擁有台積電股票看長期,最近股價跌不是只有台積電,高科技業都跌。因為新冠疫情慢慢受控制後,消費者原來在家中買的數位產品,變成去看電影、餐館消費,服務消費大於原來財貨需求,造成科技股下跌原因。
台積電績效仍然很好,股價下跌與績效無關,長期來看相對其他高科技會比較好,股價下跌是暫時,消費者花費現象改變是短期的。
配息部分,台積電正進入結構性高成長,營收以美元計,前年約30%成長,去年約25%,今年又成長30%,台積電技術領先往後成長也繼續,因此增加很多資本投資,今年約400-440億美元,去年營收約560美元,資本支出吃掉很多現金,資本支出對台積電的好處,在快速成長再成長慢下後,到時不需太多資本支出,配息就可往上衝。
股息當然希望一直增加,但現在資本支出大,明年應也超過400億美元,台積電會以股東感受為主要考量,目前絕對不會往下滑,因淨現金流量低,希望賺更多可以支付更多股息。
是否擔心美國晶片補助只給自家人 美國廠未來可能虧損?
劉德音答:美國晶片法案仍在國會參眾院間。少數業界提出補助美國公司,但決大部分在美國業界,甚至美國半導體協會,長期溝通下,也不認為要讓美國半導體復興,能夠靠美國自己半導體公司,這行不通的,大部分業界包括國會的人,支持必須開放全世界半導體公司在美國競爭。
面對美日、美韓合作如何因應?
劉德音答:美國總統拜登最近拜訪日本、韓國,談到多方合作,因台灣體制在國際上不太相當,但美國跟台灣還是有很多合作,只是不同形式,大家不用擔心。
這些形式包括貿易、半導體供應鏈等等,都有討論,這目標並非超過台積電,是保障美國貿易、科技方面成長,台灣絕對是一部分,尤其是台積電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一部分,大部分客戶也在美國,所以樂見更多合作,不會認為是威脅,加強供應鏈本土化早就開始,這跟國與國之間合作沒有關係,希望台灣經濟因為半導體產業發展更好,有更多工作機會,也因此台積電在採購零件、服務、後段機器大部分是本土,未來還會繼續進行。
日本熊本建廠計畫進度與徵才情況?
劉德音答:熊本場計畫仍依原計畫進行。日本半導體人才確實不多,因半導體工廠少,培養出的人才少,要因應熊本廠就要訓練日本人才。不過日本雖半導體人才少,但科技人才並不少,能參加半導體產業人才多。薪資沒有特別高,台積電能吸收,未來會送一些日本人才到台灣一起學習。
熊本工廠是與索尼公司及DENSO一起投資,需求是28奈米,並挺進16奈米,是根據客戶需求來配置,讓客戶達到最好的服務,以後若需求改變,不排除會調整。
至於美日合作2奈米話題,台積電也在發展,不會特別擔心,台積已有很多數據,兩國合作應該只是備案。
地緣政治風險及下半年經濟看法?
劉德音答:中、美兩大經濟體成長都有趨緩,美國經濟還是相當強勁,中國趨緩主要因封城政策,全球經濟成長拖累下降,但不是全面下降。庫存水位升高是現況,消費產品終端需求降低,台積電對今年業績展望都可以應付。俄烏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台積電會與各國政府溝通,包括台灣,會持續觀察應變,請大家放心。
2023年世界經濟確實是擔心,台積電擴廠是為長期成長機會,而經濟的改變通常幾季就過去,對營運會仔細觀察,渡過這段時間,2023年需求還沒很清楚,因為經濟正在改變中,正與客戶討論如何支持需求。
地緣政治風險是有,但不用擔心,台灣是個穩定生產基地,美國、日本基礎建設產品希望在本土做,是為了長期基礎建設安全性,很多政客誇大言論,指要取代台灣,但就像張忠謀創辦人說是沒有用的練習。大家不用擔心,在台灣好好發展,會讓世界更重視我們。
美國設立晶圓廠成本高,有何對策?
劉德音答:成本比預期高,但不是不能應付,徵人比台灣難一點,但都達到希望人數。新的地方建廠需要有學習曲線,台積電花很多精力去學習。
因為這些地方建廠數量沒台灣高,供應鏈不如台灣完整,相信台積電、英特爾、三星都去了之後,供應鏈會更有競爭力,不管如何都會持續進行計畫。至於對財務影響,會隨時估計,長期達到高毛利率53%目標沒問題,這包括日本廠、美國廠都評估進去。
海外建廠很重要是客戶需求,得到客戶長期信任,尤其地緣政治變化中,會帶給台積電更多商業機會,這樣的布局,對全球人才吸引方面,可讓成為世界人才匯集的地方。
客戶需求是否轉向讓投資閒置?
劉德音答:半導體技術跟很多產業不同,其歷史是摩爾定律來的,每兩年提升一層次,對模仿者是無法對付的產業,半導體其他公司或國家不管花多少錢是沒有用的,等要學到對手已經超過,學得更慢已經超過好幾代,如台積電20年前差最先進約兩代,花20年超越,是堅持自主研發的結果,其他人要競爭,要做這樣事也要同樣努力,台積電絕不會掉以輕心,研發會繼續投入。
3奈米會相當領先,2奈米以下也尋求解決方案,努力都是為未來半導體需求,需求存在的,因為人類對計算需求無止盡,如AI、人臉辨識、自動駕駛都需要很多技術,現在計算還不到真正好的自駕車十分之一,技術進步不會停止。台積電與合戶合作密切,投資絕對是客戶需要的。
台積電耗電量大,會不會擔心空有產能沒有電力生產?
劉德音答:不擔心,跟經濟部台電都有長期計畫超過10年一起計畫,電網不足跳電是現在現象,我們也在應付這現象,增加備用電力柴油發電,未來會增加備用電量,增加更大備用天然氣發電機,是應付未來電力可能不足方法,這也在跟政府合作的進行式。(審核:葉憶如)
延伸閱讀
【台積股東會1】劉德音:台積電是世界的台積電「創造世界創新」
劉德音、魏哲家致股東:台積電挑戰進入新境界「身負責任不會掉以輕心」
Yahoo財經特派記者 呂俊儀:資深財經媒體工作者,曾任採訪團隊主管,專訪過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也歷經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記者會等大事件,堅持產出最專業、富有洞見的新聞。
Yahoo股市App下載:即時看盤、到價通知、最新盤勢與財經新聞一把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