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突圍!搶攻機器人市場 以完整技術生態,推動機器人走入家庭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預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越20億美元,2024年至2027年間的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54%。其中,服務型機器人受惠於生成式AI技術,對市場的吸引力將顯著提升。

手機品牌大廠vivo基於對用戶的關切和市場的洞察,宣布成立「機器人Lab」,聚焦消費市場,專注個人與家庭場景的機器人開發。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指出,過去幾十年,手機產業可以說是新產業的「孵化器」,重塑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當前的AI和機器人,分別代表數位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頂尖技術成果,但兩個世界尚處於相對獨立狀態,未能完美連接。手機產業有著最大基數的消費人群,最前瞻的技術生態,多元的應用場景,而機器人是手機產業的未來,它將成為連接兩個世界的橋梁,且依舊會遵循以人為本、回歸用戶場景創造極致體驗的價值準則。

此次成立的機器人Lab,依託於vivo十年來在AI大模型與影像領域的技術積累,已逐步孵化出機器人的「超級大腦」與「智慧之眼」。其中,vivo藍心大模型透過持續的時序迭代,強化機器人的理解與回應能力,而vivo自研的MR頭戴裝置則提供即時空間感知的能力,是實現人機互動關鍵感知載體。目前已觀察到主要應用場景為遊戲與觀影,未來將進一步延伸至智慧家庭應用。

不同於其他聚焦工業或人形機器人的品牌,vivo選擇從家庭教育、銀髮陪伴等日常生活需求出發,聚焦於人與科技之間的情感連結與實際功能,通過vivo擁有的龐大用戶基礎與完整技術生態,有望成為推動機器人走入家庭的重要力量。

目前所看到的機器人,在胡柏山看來是個純物理世界,還未連通數位世界;而vivo長期深耕B2C市場,核心始終是「解決用戶問題」。因此,在機器人布局上,vivo將持續秉持「以人為核心」的理念,聚焦發展家庭機器人,將機器人定位為家庭成員中的一員。

胡柏山最後表示,vivo對於機器人有明確的規劃路線,接下來會全力投入實現目標。憑藉vivo在AI與影像技術的長期投入,結合即時空間運算能力,未來vivo將會聚焦孵化機器人的「大腦」和「眼睛」,主攻消費市場,開發貼近使用者個人和家庭場景的機器人產品,通過「漸進突圍、沿途下蛋」的路徑,讓技術走出實驗室,走進使用者的真實生活、解決痛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金管會明年金檢 聚焦三重點
工商社論》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