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假債權詐騙逾億元,金管會:法律並未禁止民間借貸媒合服務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中央社,商益獲授權轉載。
imB 涉以「假債權、真吸金」手法詐騙民眾資金,刑事局已拘提遭通緝的四海幫成員、平台負責人曾男等 8 嫌到案,已知 39 人被害逾上億元,受害者並組成自救會,引起立委關注。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金管會已請 5 家和 imB 有往來的銀行檢視先前受理台灣金隆科技公司(imB)開戶的 KYC 程序,有無了解到營業項目和業務內容,並依目前案情發展,重新檢視和台灣金隆科技公司的往來關係。
林志吉說明,公司登記的營業項目可能會慢慢增加,銀行受理開戶時不見得一開始即知道公司有經營 P2P(網路借貸)業務,目前金管會先請銀行重新釐清先前 KYC 程序,並待銀行回覆後,再進行後續處理。
林志吉表示,5 家銀行中,有 1 家銀行和台灣金隆科技公司往來較密切,有受理台灣金隆科技公司及其員工開戶,在警方通報下,台灣金隆科技公司及其涉及作為人頭帳戶的員工帳戶已被該家銀行列為警示帳戶,因銀行間有聯防機制,5 家銀行針對相關帳戶均已列為警示帳戶或衍生管制帳戶。
根據規定,若銀行帳戶被列為警示帳戶,所有功能將全部停止,若被列為衍生管制帳戶,則會停止非面對面交易,包括使用提款卡、網路轉帳、語音轉帳及其他電子支付功能,僅能臨櫃交易。
他強調,民間借貸為民法規範範圍,國家法律並未禁止民間金錢借貸或禁止針對民間金錢借貸提供媒合服務,且 P2P 業務並非金融特許事業,但相關行為仍要遵循銀行法相關法令規定,包括不得涉及收受存款或儲值等。
若有違規,將負有刑責併科罰金,目前檢調單位已經立案追查中。
責任編輯:陳涵書
《商益》主張「商業是最大的公益」,報導專注於讓讀者理解資本力量、商業本質以及財經語言。歡迎加入 Discord 社群,並免費註冊訂閱商益電子報。
延伸閱讀:
6名網紅涉違法代操投資 金管會:最重罰5,000萬
FTX破產風暴 金管會:虛擬資產交易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