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轉型升級,董座盼毛利率提升至雙位數,川普加稅衝擊小於對手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今(27)日參加「AI催動產業低碳化與智慧化」產業戰略高峰論壇,同時以「鴻海的創新與轉型」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透過第一個5年計畫及3個轉型階段,從勞力密集轉型至「腦力密集」。而台灣產業正面臨第三波科技浪潮,不僅需要學習過往經驗,更要藉由創新與策略轉型,取得更高的成長曲線,希望將集團毛利率自個位數提升至雙位數。
劉揚偉表示,鴻海從1991年上市以來已歷經5個階段,分別是1996年起的工業、2000年起的科技發展、2010年起的科技服務及2020年起的科技創新階段。而他個人則經歷三次主要科技浪潮:個人電腦(PC)時代、智慧型手機時代,以及人工智慧(AI)浪潮,前兩次浪潮給台灣產業帶來成長契機,至於這次浪潮關鍵在於,如何以更完善的邏輯和方法論迎接挑戰,將過去的經驗轉化為未來的優勢。
劉揚偉指出,鴻海2019年規畫第1個5年計畫,原計畫從「勞力密集」直接轉向「資本密集」,但發現缺乏「技術密集」支撐,增加「技術密集」階段,提出F1.0現況優化、F2.0數位轉型、F3.0轉型升級等三大轉型階段,目標則是將毛利率自個位數提升至雙位數。
F1.0現況優化分為分工、興利、分享、除弊4大類,並在去年新增中央與地區分工、集中非生產性物料、導入ISO 37001、透過SPO防止弊端再犯等措施。
F2.0數位轉型,從2019年開始,數位化成為鴻海科技集團轉型的重心,著重於數位體驗、營運效益、智能決策等3大類。
F3.0價值創造,轉型升級即為「3+3」發展策略。透過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的結合,毛利率由個位數向雙位數躍升,創新與轉型的最終目標是打造更具競爭力與持續成長性的業務模式。
劉揚偉指出,鴻海在大部分工廠都做到營運效益及數位體驗提升,智能決策則相對較少、目前不太到位,不過隨著生成式AI迅速發展,集團也持續與相關團隊合作,相信集團在智能決策部分一定會突飛猛進。
而鴻海轉型升級,劉揚偉表示包括蒐集資料分而治之、善用眾人智慧及循環式品質管理(PDCA)等3點。鴻海集團轉型升級不能只拍拍腦袋,必須先蒐集資料,並善用眾人智慧。
此外,針對川普揚言上任後就會對加拿大、墨西哥徵收25%關稅,對中國加徵10%關稅,劉揚偉表示,鴻海的經營模式是代工,不過加徵關稅影響是會影響鴻海的客戶,客戶可能會想改地方生產,但鴻海在全球布局是領先,對鴻海影響會比競爭對手來得小。
劉揚偉指出,德州廠是生產AI伺服器,包含輝達及其他廠商的伺服器,但伺服器製造點不只墨西哥、德州,好幾個地方都有,包含台灣也是生產基地之一。至於墨西哥投資,劉揚偉表示,未來趨勢是區域製造,每一個人口足夠大的市場都會形成一個區域,每個區域會建構起它的製造體系,墨西哥有一億多人,加上南美區域有非常龐大的市場,墨西哥廠有存在的原因,鴻海是朝未來區域製造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