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週邊》樺漢 2025營運有望續登高

【時報-台北電】樺漢(6414)去年營收、獲利逆勢成長,繳出亮眼成績。展望後市,董事長朱復銓表示,預計三大事業體今年同步向上,目前接單出貨比(B/B Ratio)約1.1~1.15,在手訂單超過1,800億元,訂單能見度與出貨能力良好,非常樂觀看待今年營運。市場預估,樺漢全年營收、毛利與淨利將優於去年表現,再創歷史新高。

樺漢3月31日召開法說,朱復銓指出,隨邊緣AI業務擴大,加上IPC市況回溫,預期設計製造、品牌通路及系統整合三大事業體今年全面成長,目前在手訂單已逾1,800億元,續創新高,預料可帶動集團營收、毛利和淨利大幅提升。

設計製造部份,受惠樺漢個體穩定成長,以及NCR Voyix在手訂單預估160億元,第三季起將有強力挹注,扮演業績向上一大動能。品牌通路上,Kontron續展高成長動能,軟體解決方案需求強勁,並積極拓展航太、EV電動車充電樁及能源管理系統市場。同時,國防與軌道運輸訂單也進一步推動業績成長。而系統整合在北美半導體擴大投資,相關供應鏈將大啖訂單,廠務工程率先受惠。

針對市場關注美總統川普高舉關稅大旗,牽動產業鏈布局。朱復銓指出,因應國際貿易演變,集團已啟動加碼美國、建立3PL供應鏈、強化在地服務及打造全球工廠等四大對策。

包括緊急啟動規劃將原先墨西哥產能移轉到美國田納西州工廠,與客戶策略結盟,預計今年第三季生產,以及樺漢布局全球研發行銷與製造廠區,目前已在中、歐、美、馬越等地區布局,提供在地化服務。且樺漢產能遍布歐洲、越南、美國、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地,預期關稅影響程度小,反而有望因此受惠美國製造政策。

同時,朱復銓強調,「2025將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樺漢將進行集團組織調整與再造,透過策略投資夥伴加持、大幅增持優質子公司股權,以及整併集團內未上市子公司三大方向,全面提升成長動能與營運效益。擘劃未來5年再達每股稅後純益(EPS)增長10~15元目標。(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昱光/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