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果粉快存錢!蘋果恐大舉調漲售價

美國對大陸課徵累進104%關稅上路,亞股再遭血洗之際,內外資大型研究機構積極關注消費性電子領域所受影響。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iPhone有高達85%比例在大陸生產、15%在印度生產,供應鏈面臨巨大衝擊;法人並估計,蘋果可能大舉調漲售價以轉嫁關稅成本。

在美國對大陸關稅合計飆升至104%前,凱基投顧先以大陸將被加徵34%關稅、印度26%為基準,進行估算後發現,關稅成本將使iPhone、iPad與MacBook等產品出口至美國銷售的成本增加約31%;以當時情況估計,凱基預期,蘋果若想維持毛利率,恐需調漲美國銷售之iPhone、iPad與MacBook等產品價格3成,以轉嫁關稅成本。不過,以當前更嚴苛的關稅稅率條件來看,漲價3成應遠遠不夠反映成本。

大型金控旗下投顧外資組主管直言,這次關稅問題重點在於,美國對大陸、東協國家徵收關稅,使美國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上漲,進而導致消費者需求下降,並間接影響台灣的半導體出口。

由於美國是僅次於大陸的第二大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關稅問題將對如:智慧機、PC等需求產生負面影響。以蘋果產品為例,凱基投顧初步預估,2025年全球iPhone/iPad/MacBook銷量將分別年減4.4%、3.9%、2.6%,至2.16億支、5,335萬台、2,182萬台。總體而言,電子產品銷售額下降將牽連台灣ODM廠、相關零組件製造商營收大幅下降。

摩根士丹利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說明,iPhone主要是在大陸生產,份額超過85%,餘下部分則持續轉向印度布局;iPad組裝同樣仰賴大陸,比重達70%~80%,其餘為越南負責。至於MacBook則由大陸、越南與泰國生產。

大摩指出,組裝廠中,鴻海、立訊的蘋果營收占比高,受到影響最鉅,和碩、廣達也有影響。零組件供應鏈中,臻鼎-KY、景碩、欣興、南電等,均有一定比重營收來自蘋果,亦為蘋果iPhone售價恐大漲的災區。另一方面,儘管蘋果致力於分散生產基地,但主要是往印度、越南,這些國家都在被美國加徵關稅之列。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陸房地產風暴 襲向鋼鐵、水泥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