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三大因素支撐 台股後市仍正向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台股在川普關稅政策朝令夕改影響下,2025年迄今震盪劇烈。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認為,在美國通膨可控、台灣電子業低庫存、AI需求強勁等三大因素支撐,台股後市仍以正向看待,只是指數上檔空間有限,預期今年台股以個股表現為主,建議選股不選市。

川普上周表示不排除經濟有衰退可能,引發市場恐慌,深怕面臨經濟衰退之際,關稅政策又推升通膨,所幸美國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顯示通膨全面放緩。

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表示,川普上任後對傳統能源增產持開放態度,油價顯示通膨走向仍在掌控中,預期美國下半年重啟降息可期。而台股基本面部分,台灣電子庫存持續維持在低水位、強勁的AI需求仍將支撐台廠獲利。

此外,半導體龍頭擬增加1千億美元投資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認為,此舉緩解關稅加徵風險,且該公司在台布局仍遠勝美國,宣布的新廠實際執行時間未定,短期內不會對全球半導體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反而降低不確定因素。

整體而論,統一投信台股團隊認為2025年台股最大的變數仍是川普,川普關稅政策由第一任期的主打中國大陸,第二任擴大到加拿大、墨西哥,進而轉變為全球打擊,投資人需靜待關稅政策明朗,短線上投資布局建議保持分散。

其中,輝達(NVIDIA)的GB系列將在第二季放量出貨,預期將逐月反應在相關供應鏈營收表現上,除了AI產業鏈外,也可關注基期較低、受惠俄烏和談相關的重建類股。中長線投資主軸仍聚焦在特殊應用晶片(ASIC)、AI伺服器、GB300供應商、受惠傳輸速度升級的交換器等題材。